
今天,农历二月二十二日,我的七十岁生日。
为此,我出版了一本书,就叫《草茉莉》,70万字,这是我近千万字著作中唯一的非专业书,所以它的问世很让我开心。
在编辑过程中,余昌民曾为各编题名,他的想法总是有独到之处,在此特别致谢。
《草茉莉》后记
从去年秋冬起,我的学生们就坚持要为我的70诞辰和从教五十年出版一本书。
我从骨子里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法学家,且认为法学文章受众不多,更何况我的法学论文多数是用俄文写成的。所以,我们决定出版一本“闲书”,那就是我的博客文章了,因为内容是现成的。这些文章好就好就好在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它们是最真实的,最自然的,最本色的。
本书包括了我五年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olia)所发表文章的三分之一。它们记叙了我的出生,我的成长,我的工作、生活与情感。
由于篇幅所限,不得不删除三分之二的篇目和几千张我喜爱的照片,绝大多数照片是我自己的摄影习作。这还不是主要的。五年来,朋友们对我的近八百篇拙文撰写了几万条评论,有议论,有感慨,有鼓励,有建议,有亲切的问候,也有谆谆的教诲,它们是我博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也因篇幅所限而忍痛割爱了。在此,我对各位朋友表示深深的歉意。
博客是遇事写事、有感而发的,自然按时间顺序排列。但是由于内容的删节,再按时间编排就显得不连贯了。
考虑再三,遂按大致内容分成了五编:“柴禾妞的亲人们”写的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们,也包括公婆和小家,但主要是理财坝那一个亲亲尊尊的积善人家;“似水往事”
是从童年时起的一些回忆,它们讲述家庭、学校和社会给我的精神滋养和我几十年来如何与时代同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时代、文革期间以及其他诸多事件均未涉及,所以这些回忆也是支离破碎的,希冀有朝一日能把这一段补齐了;大秀变成奥丽雅以后,俄罗斯国家、俄罗斯语言文学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法律就成了我的全部生活内容,我有了众多的俄罗斯朋友,这就是我“念兹在兹俄乡事”的原因;“行走在故乡他乡”是我回故乡、走世界的见闻和感怀;最后一编则是对人对事的评论和个人情绪的抒发,所以称为“也说那物事春秋”。这样的划分实在非常勉强而且生硬:我亲人们的故事本来就是往事,而悠悠往事不也都是在故乡和他乡发生的吗?俄乡本是他乡,又被我视为第二故乡,在叙述见闻时也难免发一些议论。博客原本是随意为文,也未曾打算编辑成一本纸质书,所以,内容编排上的困难在所难免,还请读者见谅。
所有的文章都保留了博客的原文,只有个别之处由于图片删除等原因,才分别作了几个字的修改。这样一来,就自然出现一些读者并不熟悉的人或事,会产生某些突兀的感觉,但为了原文的完整,也只好如此了。为了使读者多少了解一点背景,在每篇保留了一个发表该博文的时间。
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为出版此书付出的努力,我更要感谢他们岁岁年年给予我的无限爱戴。做一名教师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作
者
2011年元旦于北京
《草茉莉》代序

草茉莉的由来
--我的第一篇博文
阴历二月下旬,山里虽然还很有些冷,但那满山的桐籽树都已经开始青枝绿叶了。
理财坝黄先生娘子要临盆了。这将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其实他们已经生过七个孩子,老大和老五、老六、老七都是男孩,可是都不到两岁就先后夭折了,活下来的是老二、老三,是女孩,老四是男孩。三个都在读小学。
黄先生是个中药先生,在家乡一带很有名气
—
药术精良、古道热肠。这天他心情不错,因为冬春一直流行的瘟疫总算过去了。用现代的科学术语,那就是流感吧,总不至于是“非典”。可是乡亲们也够苦了,吃不起药啊!黄先生暗地里白送了不少药,医为仁术,不能不救啊。
先生娘子要生了,黄先生不能进产妇的屋子,进“血屋”是要倒楣的,黄先生自然是严格遵守这一自古流传下来的规矩的。娘子早“发动”了,一直没生下来,黄先生在堂屋等着,真的很累,他假寐过去了。
大女儿十二岁,管点事了,她在服侍母亲。快半夜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先生娘子终于顺利生产了。“妈,是个妹妹”——大女儿告诉她。这实在是个不好的消息:四个儿子“丢”了,她真的好盼望一个男孩,两个女孩已经够了啊!黄家三房才只有一个儿子,为什么又生一个丫头!生意不好,又要多一张吃饭的嘴巴,生活真的好沉重。妈闭着眼睛说:“大妹儿,这个妹妹就不捡了吧”。“不捡”就是让新生儿自己慢慢死掉。
在六十多年前的大巴山区,弃婴溺婴是极普通的事情,尤其女孩子,扔一个婴儿和扔一个小猫小狗无异。
大女儿看到一个红红的小东西,她舍不得这妹妹。她跑到堂屋,大喊:“爸爸,妈生了,生个妹妹,说不捡了!”
黄先生惊醒了。黄先生说:“大妹儿,我刚才做了个梦,梦见到处开满粉籽儿花,象云霞,象锦缎。这个女儿一定要捡起来。”黄先生决心善待这个女儿,兴许她还有些来历哩。
粉籽儿花就是草茉莉,姑娘们常将它的种子敲开,用里面的粉来擦脸,所以叫粉籽儿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六十四年前,这就是我出生的故事,是母亲去世后大姐讲给我听的。
我惟一的感觉是同情和可怜我的母亲。
我感激两次给我生命的父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