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代柿右衛門12th Kakiemon染錦柿畫湯吞五之一

标签:
柿右卫门kakiemon柿画染锦汤吞文化 |
分类: 亞洲陶磁 |

即將跨年,希望能在這特別的日子裡,
介紹自己特別心愛的收藏,
於是,除了柿右衛門別無其他。
然而要介紹柿右衛門,就必須從其招牌的『柿畫染錦』開始。
『染錦』,類似於中國的鬥彩或五彩,
即染付(釉下青花)和錦(釉上彩繪)的搭配組合。

這套柿畫湯吞共五件,由於每件均出自手繪,
由上圖可見,其筆觸與發色均有差異,頗富別趣。
為了更好的呈現柿右衛門柿畫之美,
也為了略表對其精湛技藝的尊崇,
我將以一博文一湯吞的方式逐一介紹。
此為五之一。









柿右衛門是日本瓷器彩繪之祖,也是當今市面上最貴重的瓷器品牌之一。
早在十七世紀,便已經是歐洲市場最高價的奢侈品牌,為王宮貴族所追捧。
德國麥森瓷器建廠之初,便以奧古斯都二世大量的東方瓷器收藏為本,
推出一系列模仿自柿右衛門裝飾風格的瓷器作品,
至今三百年始終風行不輟,
算是麥森驕傲歷史當中,願意長期虛心學習的唯一瓷廠。(柿右衛門原作『竹虎圖』)
柿右衛門(Kakiemon)窯元是初代酒井田柿右衛門(酒井田喜三右衛門)燒瓷原址,
至今三百六十餘年歷史。
傳說酒井田二十歲時,為自家門前的柿樹在落日下呈現的鮮豔色調所激勵,
歷經近三十年苦心研發,
終於在正保年間(一六四四~四七)成功地在瓷器上燒出熟成柿子的深紅色,
成為發明「赤繪」(akae)的名人。


(以上三圖,翻拍自『歷代柿右衛門』綠青出版)

http://blogs.yahoo.co.jp/taketake5295/archive/2009/03/13
『赤繪』為陶瓷製造技術之一種。
即在已上過釉的陶磁器面,以各種顏色之釉,如氧化鐵(紅)或氧化銅(綠),
細筆描繪各種裝飾圖案,再以較低溫(七百~八百度左右)燒成『釉上彩』作品。
因以赤色為主調,故稱「赤繪」。
除了赤色之外,又有使用綠、黃、紫、青之色釉,
亦有使用金銀者,稱「錦手」或「金襴手」。
在此以前,青花(染付)瓷器的作法,
是在上釉之前,以氧化鈷為顏料,繪製在素燒瓷胎上,
高溫窯燒後,氧化鈷形成亮麗深邃的藍色,
然後再平勻浸過一層玻璃釉液入窯燒成。
此為釉下彩青花,也是麥森藍色洋蔥或皇家哥本哈根唐草的製法。

由於釉下彩必須以高溫燒製,
很少顏色能在此溫度下,呈現鮮豔穩定的色澤,
故釉下彩的色彩選項相對有限。
要表現多彩華麗的配色與式樣,則需以釉上彩的方式,分批低溫燒就。
不過以現在技術看來顯而易見的製法,
在三百年前有限技術條件下,確是難以跨越的難關。
麥森在發現製瓷秘密之後多年,才掌握住釉下青花的配料與燒成溫度等技術,
要以低溫燒成多彩且不易脫落褪色的釉上彩,難度顯然更大。
其複雜而微妙的金屬含量組合,特定的還原焰、氧化焰與溫度控制,
都使許多特定顏色,難以如願燒成。
一直到今天,麥森的一萬多種獨門顏料,依然是嚴格管制的重要機密,
色彩的清透嬌豔,也正是知名窯場的彩繪色澤無法被取代的關鍵。

(柿右衛門本場展示廳,附有價位表:一杯一碟組$52500日幣,約美金$570。)
(清酒組兩壺五杯,21萬日幣,約美金$2,275)
如今,柿右衛門窯仍完好保持當初的窯元,
木材也統一使用九州當地特有的黑松木枝,連尺寸都十分要求,
更遑論燒製的溫度、時間,所有細節都嚴謹講究。
而這也正是其歷經三百年,其品牌依舊獨領風騷、頂級奢華的唯一解答。

參考引用資料:
http://mook.com.tw/globalinfo/area.php?gid=1440&info=area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75&fore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