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你慢慢来

(2015-07-29 08:19:28)
标签:

育儿

欢子

成长

分类: 育儿

孩子你慢慢来

其实大部分时候看待孩子问题时,如果我们要能像看待自己的问题一样,用审视大人一样的角度去观望孩子的行为,那么狠多事就也很好理解了。之所以我们总觉得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可理喻,是因为我们太拿人家当“孩子”来看待了,不懂得尊重孩子,这样才无法进行沟通,矛盾时常激化。

 

现在想想,如果我们在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里,人生地不熟,又完全没有做足准备工作,对新环境还没来得及适应,就马上被人推上去作报告演讲PPT,我们能游刃有余吗?能做到不紧张、不失误吗?真的不能!所以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孩子在某件事情上身体和精神上都还尚未做好准备,我们就硬生生地要求ta完成,并且做到完美,如果做的不对就进行批评教育。那么孩子什么心情呢?除了厌恶没有别的,转而则会对我们要求完成的这件事排斥。

 

小欢就属于那种不急不躁型孩子,很多行为发展都相对慢了点。比如说如厕训练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很多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可以自主控制拉、尿了,而小欢还不能顺利完成。我们就给她更多的时间慢慢去学。在和孩子磨合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掌握了她的性格特点,我发现其实小欢很多事情并不是“晚”而是她对自己要求挺高的。孩子学习任何一个新技能,其实都不是直接质变的,都会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大部分的孩子会体现这个量变的过程,比如说走路,先是扶着站起来,然后试探性地扶着踏出几步,再然后是可以扶着栏杆前行了,最后就索性撒开手走了起来。而小欢并不是这样的孩子,她对自己要求挺高,一个新的技能如果不能掌握熟练是不会轻易展现的。因此她的量变过程就显得非常隐蔽,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够看到最后质变的那个画面,就显得时间非常漫长了。

 

我们正在进行的拉尿训练也是如此,不知道小欢是如何一点点自我学习的,突然有一天就会汇报“拉臭臭”了,从那天之后就没说错过一次,简直是太神奇了。但是尿的训练结果还不理想,似乎她还对这个不太敏感。我们总是在她喝水一个小时后提示她该尝试着尿一下了,但是怎么说她都不理不睬,甚至有时候还故意唱反调。现在想想小欢应该是觉得自己还不能完全驾驭这个技能,所以不能展现,我相信等她完全掌握这个技能后一定会主动提示我们的。对于这些基础技能的掌握我一点也不着急,孩子请你慢慢来。

 

很多人也都明白应该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来教育,但是却总是事与愿违难以做到,因为“大环境太差了”。比方说还是拉尿这个问题,你家孩子到了2岁依然在使用纸尿裤,别人就会匪夷所思地说,“这么大还不会自己尿!太可怕了!我们家孩子一直把尿,从来不用这个东西,多热啊!”再比方说你家孩子如果2岁依然没有断奶,别人也会投来诧异的目光等等。对于孩子的一些“本领”比拼更是如此了,“什么?你家孩子还不认识字?我们家的已经认识好几十个字了!”“你家孩子不会背诵唐诗吗?我们能背好多个!”亦或是父母懂得尊重孩子,不催促孩子,给孩子时间慢慢成长。祖父母却缺乏育儿知识胡乱教育。这个我就见过一个奶奶,带着一个比小欢还小的女孩去商场,没想到孩子在公共场合尿裤子了,结果奶奶劈头盖脸就骂孩子,说孩子不懂事,爸爸连忙阻拦也无法让奶奶停下来。这些就是人们所谓了“大环境不好”。

 

环境问题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环境不好就没有自我呀,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影响身心最大的其实还是父母,只要父母明白真理在何方又怎么可能偏离太多呢?孩子终归会长大,这些我们现在这么着急、渴望孩子能够做到的事,在他们成年之后一定都是那些最无关紧要的事了。绝对不会有人担心一个成年人会不小心尿裤子,也不会有人因为在幼儿期各项技能都优于别人,在成年后也一定大展宏图。因此,我们真的没必要如此催促孩子,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你慢慢长大,我相信你们一定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