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欢子杂谈 |
分类: 育儿 |
前不久我的信箱里收到一位博友的来信,内容大致涉及到与孩子的分离话题,博友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作为妈妈的她总觉得这个过程太艰难,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吧,其实人的一生总需要面对各种的分离,我想说的一句是,分离它是一种由成长带来的必经之路,无法避免,只有正确面对才能不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分离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自然过程,尤其是是对于母亲来说,这个分离过程会有更多体会,每一次分离都是由于孩子的成长带来的。第一次分离是孩子在妈妈的腹中成长到足够的体格,完成脱离母体的过程。尤其是自然分娩的妈妈更是深有体会,这个过程疼痛难忍,但是难以阻挡。当终于把那个粉嫩的小可人抱在怀中时,我想每个妈妈首先都是感动吧,虽然之前那个于孩子同呼吸心贴心的日子让人留恋,但是没有一个妈妈不为亲眼见到孩子而高兴的。这就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过程,孩子长大了,作为父母的我们总会为他们的成长而高兴。
第二次和母亲分离是孩子断奶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母乳妈妈来说也是记忆深刻的。国际母乳协会的小册子上明确写着,母乳喂养的时常最好控制在2~4岁之间,进行自然离乳,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都是最佳的。对于断奶这次分离,每个妈妈的做法和想法都不同,有的妈妈会选择主动分离,只要妈妈觉得何时该分离就进行分离,而有的妈妈则会选择自然分离的方式进行。对于孩子来说这次分离也同样是成长的必然,但是每个孩子内心可以接受的时间并不同,如果孩子没有接受就被直接断掉,内心会留下一些不好的记忆,如果过了正常断奶的年龄依然随心所欲,也是会扭曲孩子内心的,比如恋母情节的上演。可见从这第二次分离开始,妈妈就有了选择,是该选择听自己的,自己判断,还是应该听孩子的?在我看来,“让孩子做主”的真正意义在于遵从自然,既不是父母主观武断,也不是纵容孩子,而是依据人类自然规律进行分离。
第三次分离大概应该就算是孩子上幼儿园到上学这个过程了,这次的分离并不是因为孩子离开的时间比较长,而是一些微妙的成长过程。第一次接触社会性质的群体生活,显然是和之前单纯的家庭生活告别。别小看这个微妙的变化,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内心会产生很多变化,比如在群体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也许会和在家中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很大不同,有些孩子会适应这个过程,而有些则产生不适。但是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都是成长了。就像孩子的出生一样,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成长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这次分离我们先不谈孩子的感受,似乎更需要关心的是父母的感受。从小一直呵护在手心的宝贝就要融入一个小群体中去了,孩子是不是能够适应,能不能得到快乐,会不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欺负?这些都是父母揪心的问题,每一个经历这个阶段的父母都狠难洒脱地完成这次“分离”。这是人之常情,我首先表示理解,即使是我自己也是如此。但是我想跟这些难以完成这次分离的父母说,孩子的成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不管家长是否准备好分离,孩子的成长是一刻不停的。而且每个孩子的发展又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适应,有的孩子还不适应,如果此时对于那些本身就不适用的孩子来说,家长还不能做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个蜕变的过程,孩子似乎就显得更可怜了。孩子始终在不适应中成长,又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也许从此性格真的就受影响了。我们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无奈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帮助孩子,此时我们内心的无法放下是不是就应该做些调整了?
后面还有很多次分离,孩子长大了,第一次离家住,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第一次赚钱,孩子最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每一次分离父母都有那么多的不舍得,从前希望孩子长大,每一次成长都让父母那么高兴,后来父母希望孩子长的慢些,再慢些……其实这都是在自然不过的心态了,在这里我希望我的那位博友顺利调整好心态,去帮助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