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完美妈妈欢子 |
分类: 育儿 |
“完美”这个词其实并不是处女座的代言词哦,任何人都可能会追求完美,对于女人来说生娃前与生娃后比,“完美”的变化就在于生娃前在意自己的衣着、容貌是否完美,当妈后却在意自己在妈妈技能方面是否完美,没有一个妈妈不想当一个完美的妈妈,当自己达不到的时候总会觉得懊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在拥有大把时间时赞足能量。
小小欢已经半岁了,在这半年养娃时间里我也在慢慢学习,真心体会到生孩子之后作为妈妈应当做的是养育子女,而非光是“养”,似乎比起“养”来“育”更加重要。但是怎么去教育子女,每个妈妈的操作方法都不同。
每天小欢都需要下楼晒太阳,总是会跟一同抱娃出来晒太阳的妈妈们进行交流。那些一同晒太阳的宝宝也都不大,跟小欢几乎同龄。有一天一个宝妈聊起了关于如何教育宝宝的话题,她说自己每天都会在宝宝临睡前给宝宝背诵唐诗,还说原本打算背诵三字经的,后来发现自己忘记了大半部分,于是只好作罢,现在十分痛恨自己为啥当初不背诵牢记。于是一呼百应,几乎所有的妈妈们都开始抱怨起自己来,大意都是在悔恨当初上学时没有好好读书,现在没办法教给孩子一些知识。
这样的案例在教育话题里并不鲜见,有太多的妈妈都在追求自己的“完美”,希望自己做的了奥数、读的懂英语、能唱歌跳舞、会书写文章、读的了唐诗、会背诵宋词、了解新闻大事、也会天文地理……可是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妈妈呢?相比起那些在不断追求完美的妈妈来,我似乎更加“落后”了,翻开一本小学生的作业来,我未必能够准确无误地填写出正确答案,好多课本上的知识早就归还给老师了。
但是我依然不懊悔,并没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我绝对不会对着一个6个月大的小婴儿去背诵唐诗宋词,因为我根本就背不出。将来等娃大了,上学读奥数、学英语我照样不会提前“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做的了奥数、读的了英语的妈妈。在我看来“育”是一个帮助孩子摸索方法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过程,知识传递的工作应当由老师来完成,作为妈妈我应当做的应当是帮助孩子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
把视角放低,跟着孩子一同进取,在我看来才是最佳办法!记得我曾经读过妹尾河童先生的一本书,不是他擅长写的游记,而是关于他女儿成长的回忆。河童先生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之一,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曾经到达过那么多地方,能够书写出那么多有趣的游记来。而是因为河童先生的视点与众不同,似乎从他眼中看去的世界一下子就不同了,能够在这样的年龄始终保持着万事好奇的童心,这点才是我最敬佩的。对于养育孩子,河童先生照样有着与众不同的方法,我也十分认同!我记得他曾经把身体重心放低,与一岁的女儿同等高度,这样就能发现女儿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了,似乎这样的视角一下子就明白了孩子的许多用意。比方说看到桌布很想一把扯下来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因为在这样的高度看桌子完全看不到上面都有什么,因此充满了好奇。好奇是每个孩子童真的本性,我们应该去尊重它。
如果孩子的一切进步都遵循大人的思维逻辑,那么也许就会伤害孩子的许多好奇心。比如背诵唐诗和开发一项没玩过的玩具相比就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就让孩子先去满足他的好奇吧!什么时候孩子发现背诵唐诗也很有趣了,我们再一起背诵。正好我也忘记了大部分的唐诗,那时候我也会很有兴趣地跟孩子一起进步,这个过程才是我想要的,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