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五年里欢子家的相片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技术上是从胶片相机的拍摄变成了数码相机。形式上是从原来呆板的“123茄子……”变成了生活的记录片。照片里的事物不再是单纯的全身照,半身照,大头照,还可以是家里阳台上的花儿,公园里偶遇的猫,或者是自己做的大餐。当这一切悄然改变的时候,欢子发现她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数码相机了。

欢子的第一台数码相机

欢子用数码相片记录了家里小龟的成长

欢子用数码相片记录了花开的瞬间
欢子爸以前的最大爱好就是摄影,但是爱好归爱好,他那技术相当业余。可是欢子小时候相当懂事呀,她会美兹兹的站在欢子爸的镜头前摆POSE,就好象特乐意上他的镜头似的。于是欢子爸的热情就越发的高涨,见天拿着个相机对着欢子拍照,让她过足了明星瘾。
虽然说五年前的经济水平已经不低了,但是欢子家的家庭宗旨仍然是“勤劳能致富,勤俭能持家。”再说了,照相这件事在那个时候虽说不是奢侈的事情,但也算是消耗品,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普及数码相机呢,拍好拍坏都得浪费一张底片,凑够一卷36张才能洗出来看效果,悬念是相当的大。
就因为这个悬念,欢子妈严格规定了业余摄影师欢子爸,风景不许拍,物品不许拍,花花草草不许拍,小猫小狗不许拍……说白了就是没有人儿的一律不许拍!按欢子妈的话来说就是,“好好的照片,上面没有我闺女都可惜了我那胶卷!”于是欢子自打一出生就成为了欢子爸的特邀模特,占据了所有照片的绝大部分版面。
光是这样还不成,为了让胶卷被糟践的几率再度降低,欢子妈还规定欢子这个模特出镜的时候必须要有点“职业素养”,那就是必须要保持一个动作静止三分钟,这样欢子爸才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光圈和快门。于是,在胶卷相机的年代里欢子成了彻头彻尾的木头人,欢子爸一喊123,她就要无缘无故的把微笑在大众面前定格,老实说,这个动作有点傻。
但是到了这几年欢子的木头人命运被彻底改变了,数码相机的普及让欢子有了自己的图片记录方式。欢子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大概是在02年买的,因为从来没有用过数码相机,所以就买了一台价格便宜,功能却相当齐全的国产品牌。那台相机虽然是国产品牌,却有500万像素和300的分辨率,要知道300分辨率都已经可以达到出片印刷的水平了,而且那台相机还有很大部分的手动功能,这些对于一个从来没用过数码相机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好事。
欢子拿着那台相机那叫一个美呀,东拍西怕,拍天上,拍地上……只要是能想起来的地方全都对准镜头。这时候欢子妈也不做硬性要求了,反正数码的相片可以先在电脑里预览,只要把好的洗出来就成了,剩下的也不浪费胶卷。
从这以后欢子才发现,原来照片它不仅仅是123木头人,它还是生活的一个记录。相反的,如果呈现在眼前的只是123木头人,反而不能更全面的记录你的生活。就拿欢子来说,她现在出门都习惯性的在包里放上相机,遇见“突发”事件它就派上了用场。
比方说那天,欢子和大欢逛街,突然看见一宽大衣特别好看,似乎就是陈小胖一直奢望的那款,但是还不确定。于是欢子就举起相机拍了下来,晚上回家QQ再传给陈小胖。陈小胖看了很是高兴,说就是这款呀,我明天就去买!结果后来过了一会她又说她得等两天再去,欢子很是疑惑。于是陈小胖就让欢子把那照片放大了看,嘿,你猜欢子看见什么呢?那衣服旁边立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一行小字,“下周让利,此款参加折上折。”
欢子真是爱上了数码相机的时代,现在她想拍就拍,虽然有些照片上没有模特般的标准微笑,没有可意摆出来的姿态,但是却有生活里点滴流逝的岁月。过些日子再把这些照片翻出来,看到它的人都会慧心一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