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槐树到逝去的童年》

(2007-06-03 22:42:08)
标签:

童年

槐树

吊死鬼儿

分类: 关门儿·谈情儿
欢子特别不好意思,这家都落了三层土了也没回来看看,这两天她有点忙呼哈,就忽略了这的卫生。欢子其实早就想更新了,本来是要来庆祝六一的,这么大的节日竟然自己都没给自己祝贺,真是的,平时装大人也怪累的,哈哈。好了,更新啦,迎合童年的主题。也迎合了前两天的惊心动魄。 
 

《从槐树到逝去的童年》  文/欢子  20070603

 

看到题目的人一定想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错,欢子这篇文章的题目的确是借鉴了那篇名作的韵味。但是欢子这个人什么时候写出过那样文艺气的文章了?所以喜欢捣蛋的欢子也只是借鉴了题目的韵味,要说的完全不是追忆童年的文学。欢子并不喜欢文学。

 

说起童年,欢子就不得不想起槐树,槐树一直是欢子童年的阴影,而且至今不能痊愈。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满大街最常见的只有两种树,一种是高耸入云的扬树,另一种就是槐树。欢子以前住在四合院里,院当间儿就有一棵槐树,夏天的时候院儿里的人都围坐在它的旁边摇蒲扇,吃饭也是在它的树阴下,欢子最恨的就是这样的夏天。

 

那时候欢子的眼神儿不像现在这么不好,眼睛尖着呢,一眼就能看见那一只只的吊死鬼儿顺着细线往下爬。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三五成群的在那荡着秋千,一边儿荡还一边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不小心就会在谁谁谁的脑门上安全着陆……太恐怖了,光是回忆就让欢子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那时候欢子太小了,根本不能用语言完全准确的表达出这种恐惧感,于是就在欢子奶奶端着饭碗在她后屁股追的时候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什么也不肯去院子里吃饭。大人们都特别不理解这个孩子的怪行为,觉得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夏天到院子里来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在欢子的幼小心灵里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她总是怕吃着吃着白米饭就吃出了绿色的高蛋白……

 

欢子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阴影下流失的,所以欢子特别不待见盛产吊死鬼儿的槐树,只要是看见槐树就跺着走。别人都是找树阴走,而欢子却是顶着烈日走,特别有个性。也不知道欢子的个性到底维持了几年,后来就逐渐消失了。当然,不是因为欢子不再怕这绿色肉球了,而是园林局的叔叔阿姨们经过几年的钻研,终于把这个问题治理了。多好啊!欢子感动的热泪盈眶的。

 

童年这个东西就是不能轻易回忆,一旦回忆就会触景伤情。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欢子的童年也在时间的河流里变得模糊而遥远了,按理来说她的这个槐树情节也早该忘了。可是老天偏偏不开眼啊,前两天又让她触这个“景”了。

 

欢子怎么也没想到她们这个学校竟然是被园林局遗忘的一个角落,有一条“死亡之路”,当然横尸一片的都是吊死鬼儿。欢子这个怕呀,赶紧就把遮阳伞撑了起来,不巧还是个阴天。就看欢子在大阴天的树阴下独自打着一把大红伞,特别像搞行为艺术的,那叫一个扎眼。

 

扎眼就扎眼吧,安全第一!欢子就这样打着大红伞,踮着脚尖儿在这条“死亡之路”上溜达了两个星期。突然有一天,和欢子同行的姐妹问了欢子一个问题,“你知道吊死鬼儿做茧之后会变成什么吗?”欢子这才发现,虽然她这么害怕吊死鬼儿,却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欢子的思维里,认为吊死鬼儿会纠缠她整个夏天,并且永远都会是虫子的形状,却忽略了它其实也会变成茧。然后欢子低头看了看地上,惊喜的发现“死亡之路”已经没有尸体了,也就是说那些吊死鬼儿早就脱离了童年,它们也将成年了。

 

成年后的吊死鬼儿会成什么样子呢?是扑棱蛾子还是美丽的蝴蝶?欢子不知道答案,但欢子知道童年是短暂的,无论对谁都是一样。槐树、四合院、大蒲扇、蛐蛐声、知了声、欢笑声都被欢子藏在了记忆里。而那些记忆着欢子童年的吊死鬼儿们此时也藏起来了,它们正等待着告别童年,变成扑棱蛾子或是美丽的蝴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击鼓传花
后一篇:《养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