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门儿·谈情儿 |
《曾经住在胡同里》
欢子以前总是抱怨没有故乡可以怀念,每当看到别人在文章里写老家写爽了的时候,欢子就很遗憾的说,偶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来没离开过这巴掌大的地,上哪儿写老家去?可是最近这两天,欢子总是想写写小时记忆里的“故乡”。
人家都说,人一开始怀念,说明已经老了。可见,欢子老了。
前两天欢子突然拽着大欢去后海(什刹海)溜达,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因为那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很代表的一个旅游点儿了,而欢子还没去溜达过。其实要说欢子没去过那也不对,要知道,欢子的姥姥家可就在后海边儿上,以前小时候欢子有事没事就在那溜达,只是它改建后再也没去过。
到了后海的烟袋斜街突然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欢子叫大欢赶紧扶住自己,不然她一定站不稳当,晕旋的感觉像是又回到了丽江。两边是拥挤的店铺,卖布鞋的,卖糖葫芦的,卖衣服的……应有尽有,没有的却是北京的影子。开店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四川话、广东话、河北话……什么都有,就是少见,“得嘞,里边儿请您呐。”
记得到丽江玩的时候,欢子就觉得很不自在,庞大的丽江古镇上偶然出现的当地老人反到很像外乡来的。后海也一样,店铺夹缝中也有不愿意般走赚租房钱的老人,他们安静的在那坐着,这回到不像外乡人,而像是外国人。因为穿梭在这条北京名胡同里的大都是蓝眼高鼻,偶尔出现的黑头发的,讲的也是日语或韩语。
这时候欢子相当后悔不该来,她一直没来这的原因也是怕失望至极,结果真的失望了。欢子想起小时候住在胡同里的情形,三四户合住的四合院。院子里有一棵很粗的老槐树,一到夏天大人们就围着它吃饭,可是欢子从来都不在那吃,因为树上老能掉下掉死鬼儿……欢子很怕很怕那东西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出了院子有一排大柳树,也奇了怪了,柳树上的虫子欢子就不怕了,还经常逮天牛来玩。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垃圾堆和公共厕所,所以说真正的北京胡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干净,只有混合了这些臭味儿才有点逼真。真正的北京胡同人,也是对这些不在意的才对。再远点的地方是卖早点的,老远就能闻见炸油条和油饼的味儿,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那就会排起长队,一人拿一锅,准备打油饼和豆浆。
好了,再说回现在的后海吧,水里已经不长任何植物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夏天的时候有大片大片的荷花,只有小岛附近被清理出一块空地,用来当游泳池用。欢子小时候就在前海的小岛前游过泳,据说那时侯那里每年都有淹死的,但人们对死亡毫无意识。现在想想幸亏小时候在那撒过野,要不然今生都没机会了。现在的水里寸草不生,更别说能采摘到莲蓬、藕之类的东西了。现在有的只是三个码头,欢子和大欢去第一个码头一看,天哪!脚踏船要一个小时100块大洋,这还不是押金!抠门的欢子是绝对不会在这白白浪费银子的。走为上。
船没划成那就吃吧,来碗爆肚也算是消火了。可是让欢子没想到的是……明明刚过六点,那P大点的小吃店里伙计竟然牛气烘烘的对欢子说,嘿嘿对不起了,今儿的卖完了,改明儿吧!嘿,你瞧欢子这爆脾气!
什么也没干成,还让欢子如此失望,欢子站在银锭桥上大喊,我我我我我我要回到小时候住过的那条胡同!大欢一把推醒她,别做梦了你,你家的那条胡同老早就拆迁不见了。
欢子答应过大家看PP,不过这两天还是看不到,相机还没回来呢,等吧。去后海的这天其实是带着大欢的相机的,但是……失望的同时让欢子也忘记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