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元硬币简介

标签:
杂谈转文香港一元硬币 |
一元硬币是一种现行流通的香港货币,面额为$1港元。香港人以“一蚊银”作为一元的称呼。
[编辑] 历史
香港政府于1866年首铸壹圆硬币,含银九成(现普品价值在RMB5000元以上)。1868年因香港造币厂结业,港府停止铸造壹圆硬币,外国贸易银圆,如墨西哥“鹰洋”(现普品价值在RMB350元以上)便在香港流通,代替停铸的港币壹圆银币。
1895年,港府引入英国贸易银圆(被称为“站洋”或“港光”)作香港1圆货币,一面铸有不列颠尼亚女神像和英文面额“ONE DOLLAR”,另一面则铸有中文面额“壹圆”和马来文面额(现普品价值在RMB500元以上)。
1935年起,港府立法禁止外国货币在港通用,于是便由政府印行壹圆钞票,至1959年止。
1960年起,港府又重新铸造1圆硬币以取代1元钞票(1元钞票其后于1970年代初停止流通),以红铜镍合金铸造,直径30MM,一面铸有当时在位的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肖像,另一面则铸有面值“香港壹圆”,中间为手持珍珠的英国皇室狮子。
1971年开始,壹圆硬币由原本的安全边改为齿边。
1978年起,壹圆硬币面积缩小(直径25MM)。发行初期有民众不满,因容易跟银色五角(1951-1975年间发行,直径23.5MM)混淆。
1993年起改为镍钢合金铸造,但试验失败,遂于1994年开始改回以红铜镍合金铸造。
[编辑] 曾发行年份(近期)及发行量
- “大饼”时代(1980年3月停止流通):
- “缩水”后的第1个女皇头时代:
- “缩水”后的“大皇冠”时代:
- 洋紫荆时代:
[编辑] 参考资料
Ma Tak Wo 2004,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Hong Kong Currency, Ma Tak Wo Numismatic Co., LTD Kowloon Hong Kong. ISBN 962-859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