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2015-01-24 12:01:41)
标签: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

分类: 流金岁月|综合系列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千里迢迢两次到新疆找寻王洛宾。开始王洛宾对三毛知之甚少,只知她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写的书他却一本也没有看过。出于礼貌,王洛宾和三毛握手、拍照,并简单地介绍自己的歌曲和经历,他对三毛的印象:“像个大孩子,天真活泼”。
      三毛住进了王洛宾的家,她穿上在尼泊尔旅行时特意定做的一套十分精美的藏族衣裙,学起《在那遥远的地方》女主角卓玛的扮相,以引起王洛宾的注意。看到王洛宾居住的房间空荡冷清,她便和王洛宾商议如何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搭配什么色彩的地毯等等,想方设法让房间亮丽而充满生机,使这位八旬老人的生活朝气蓬勃。那时王洛宾整日忙于拍电视片,早出晚归。他虽然热情招待三毛,但却无法领悟三毛对他的深沉的爱。
临别时三毛让王洛宾给她写信。王洛宾去信写道:“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棍用。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由于王洛宾迟复了三毛的信,三毛责怪道:“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渐渐地喀什噶尔的风,吹散了三毛心中郁积的阴云,冷却了三毛滚烫的心。她终于明白:生活给王洛宾刻下的伤痕太深,她的柔情蜜意并不能抚平这位老人深重的心灵创伤。30多岁年龄差距造成无法填平的鸿沟,于是三毛给王洛宾定位:一位饱经磨难的民歌大师;一位尊敬的老者、前辈。
      1990年12月11日三毛写了一封信给王洛宾。(......“洛宾,我走了,祝福我未来的日子平静,快乐。”这会不会是某种暗示?谁也说不清。)这封信飞越海峡,辗转送到王洛宾手中,已是12月下旬。没过几天......

      1991年1月5日凌晨,当王洛宾从收音机听到三毛自杀的消息,恍若晴天霹雳,悲痛不已。一段时间内他整日整瓶地喝酒,麻醉自己。他觉得太对不起三毛,辜负了三毛对他的一片真情。王洛宾在自家的门厅前台,摆放了三毛的大像,在像前用白绢包上了三毛一缕秀发,那是三毛离开时特意剪下来留在乐谱本子里的。
      三毛的悲剧消息彻底摧毁了王洛宾的心理屏障,老人迟暮的心仿佛燃起了爱的烈火。他在心中痛苦地呐喊:三毛啊,你还没有听到我对你的祝福,怎么就不告而别,永远永远地去了?王洛宾只好把最后一次寄给三毛的信拜托台湾的陈老先生夫妇送到三毛坟前,让它烧成灰烬,飘到阴间去。
      为了永远地纪念这段令人伤感的情,王洛宾写下《等待》这首歌,歌曲的全名是《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王洛宾和三毛在乌鲁木齐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三毛和王洛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