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教学反思

(2014-06-19 21:58:33)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复习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法口算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并能应用加、减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己举例计算,讨论归纳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自己的归纳、概括等初步能力。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反思如下:

1、自主整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新课标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复习课前我设计了课前自主复习导学单,分为加法复习和减法复习两大块,加法复习和减法复习中分别包括让学生自己举例并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题。课前导学单发下去后,学生的兴趣性非常高,而且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自己举例的计算题的错误率低了很多。

2、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生成。

数学课标指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内容开发者,教育不应该是预设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生成。虽然课前导学单能帮助学生自己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但是并不能简单地代替复习,老师要善于在导学单中找出有价值的素材和错误典型。从学生的导学单中我搜集了一些同学的整理并拍下来展示在课件上,比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复习中,有的学生列举“32+41=73,先计算32+40=72,再计算72+1=73”,有的学生列举“46+39=85,先计算46+30=76,再计算76+9=85”,将这两位同学举的例子放在一起让观察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都是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不同之处第一道算式没有进位,第二道算式是进位加,进而归纳出口算时要注意是否进位,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3、创设情境,构建生动的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体现,是非常有意义的。有时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比较多,要想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自然地过渡又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是在教学设计中要花心思的地方。而这节课的特点是复习课,我想如果将教学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以某个特定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围绕这根“主线”展开复习,这样的一堂数学课应该是生动的、有效的。于是我设计跟随砳砳一起乘坐“迎青奥幸福大巴”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把每一道复习题设计为一个站名,有口算乐园、计算竞技场、小小森林、生活社区和幸福乐园,根据每一道的难易程度设置星的颗数,每通过一站就能为自己加上几颗星,最后比一比这堂课谁得到的星最多。有了“过站夺星”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这样学习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4、以错纠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这堂复习课主要以计算为主,尽管课堂上学生的热情很高,但是还是总有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经过观察思考,我觉得主要原因有:有的学生嫌笔算时嫌麻烦,不论数的大小,不能口算的也口算,这就增加了错误率;有的学生自己潦草、马虎,数字抄错导致错误;有的学生计算法则不清楚,比如列竖式时数位不对齐。针对这些出错原因,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练习,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来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认识。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课后发现有的学生竖式计算还是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规范、书写工整,包括草稿在内,要养成认真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