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
(2010-03-02 08:57:01)
标签:
意见人才战略学校领导班子杂谈 |
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
我来福建师大虽已六年,与校领导极少接触,故仅对班子本身提两点意见:
一、调整人才战略,有效稳定人才,凭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中文系凭着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争得三个博士点、一个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引进人才的成效。但因未注意稳定人才,引进的博士走了,在岗的引进人员心情也不舒畅。原因之一是没有“感情留人”,给引进人才以必要的学术待遇,特别是1999年前引进的同志。有人解释为政策的变化,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必须会助长人才的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在与事业成败攸关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几乎所有大事,如课题论证、项目申报、基金审批、职称评定、导师增列、著作评奖等,都是被当作“利益”的分配。我是以科研人员的身份引进的,六年中竟没有获得一项福建省的科研项目(包括省社科项目和省教委的正式项目)。2001年申报的福建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戊戌-辛亥(1898-1911)间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新探》,是有理论深度和创新意义的选题。我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主编过《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印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71
二、清醒意识“大好形势”下潜藏的危机,要敢于承认福建师大近年来虽有很大的发展,但无论规模水平都不处于全国的先进行列。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千万不要迷信“运动”的作用,千万不要再给下级在增设博士点、申报项目、获取奖励等方面加压。尤其要扭转太趋于功利化、太满足于表面文章的倾向,看到学术氛围的日趋冷漠、学术水平日趋滑坡的危险,切实在内功上下功夫。要改革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抛弃只从刊物、奖项的“级别”去评价学术的做法,而把考察创新程度放在首要的地位。学校的科研奖励采用“套奖”的办法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社会上的各种奖励,本身就存在着不公正、不科学的弊病,学校再“套”上一个奖,既白白浪费了金钱,又助长那不公正和不科学。学校应该奖励真正代表了学校最高水平、能够传世的学术著作,要使每一个福建师大人,都为能拿到“福建师大奖”而感到自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