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北山路(转发的文章)
(2025-04-02 17:23:04)
标签:
杂谈 |
初冬北山路
宫 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1月18日
都说杭州西湖春天最美,其实,暮秋初冬的西湖更有情韵。一眼望去,梧黄枫红荷枯,犹如一幅幅色彩浓郁的油画;夕阳西斜,湖山更显丰韵,枫叶的红色,银杏的嫩黄,梧桐的枯衰,碧蓝的湖水,衬映着粉墙黛瓦的民居,置身于此,我不觉已被湖山秀色所醉。
北山路,一条沿西湖北岸的曲路,两旁满栽梧桐。而今,漫天的落叶将这条路铺成斑斓的色带,原来梧桐叶也可以这样多彩。不喜喧哗,钟情于湖光山色的我,选择了北山路沿山脊去“逍遥”一番。山上层林尽染,红枫、翠竹、黄叶、怪石,构成了湖畔初冬的另一种画意。
北山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躲在山岭里的名人别墅,故人已然驾鹤西去,但是旧宅尚在,碑刻犹存。
1929年举办的闻名世界的首届西湖博览会遗址,而今尚存;临湖的菩提精舍,乃典型的民国宅第楼屋,外状中西合璧,在中西交汇中仿佛真实地录存了上世纪30年代“西子穿西装”的时尚:抗战胜利初年,上海纺织业前辈李升伯先生在杭州拱宸桥购地,打造纺织机械中心,规划复兴大业,曾在北山路筑屋置房,欲大展拳脚,时势多变,构想终成泡影。
近年来,北山路的另一座院落变得火爆起来,那是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的玛瑙寺。踏进寺院,感觉更像是一座韵味尚存的江南古典庭院,曲栏回廊,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只是千年以来,寺院屡建屡毁,民国时就已成为一个大杂院。
上世纪20年代,连璜先生借居于此。2004年寺院修缮恢复;2006年,连璜先生孙子连战到访。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让大陆同胞更深切地了解台湾,连璜纪念馆成立,现在就在我的眼前。馆内设台湾自然厅、台湾历史文化厅,在其间徘徊,仿佛翱翔于海峡两岸。
初冬的微寒中漫步北山路,丝毫感觉不到都市的浮华喧闹,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弥漫在我的身前身后。一幢又一幢老屋慢慢地向后,而我在缓缓地向前。它们安详、温馨、默默地站立在树丛之中,仿佛不是一道道楼宅,而是一本本的史书,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真实而久远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