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枇杷飘香(转发的文章)

(2024-07-08 11:01:39)
标签:

杂谈

枇杷飘香

李丹崖

人民日报 》( 20240706    07 版)

  在黄山脚下的丰乐溪边漫步,偶然在一处古村遇见了许多提篮卖枇杷的人。竹篮上包浆泛着光,篮子里是金黄的带梗枇杷。枇杷带梗更鲜,金黄色的果肉外裹着一层“霜”,走近了,有一股甜甜的香味在,很是诱人。

 

  江南风日好,雨水充沛,气温适宜枇杷生长。我的家乡安徽亳州亦有枇杷树,枇杷坐果以后,紧实如铁,即便是成熟了,咬上一口,也味同嚼蜡,完全不是枇杷该有的滋味,让人想起“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典故。

 

  徽州的三潭枇杷尤为出名。除去味道,枇杷的样子在徽山皖水之中也十分相宜。粉墙黛瓦之间,一树枇杷,墨绿油亮的叶子里,坠着一枝枝金黄色的枇杷。枇杷又被称为“金丸”,四方庭院,角落里一树枇杷熟了,有贵气,亦有喜气。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此刻,在江南的街巷中走着,冷不丁,就有一棵枇杷树在你的身旁出现。摘下一串枇杷,用吉州窑的瓷盘装着,那样跳跃的一团黄,在黑盘子的底色上,可爱至极。枇杷的好,在于哪怕不尝其味,单纯观赏,亦妥妥的雅致好看。可以当成清供来摆,不比佛手差。街头也少不了拿枇杷当作背景的摄影师,一个女孩穿着米白色的长裙,眯着一只眼,头顶着一枝枇杷,那样子,俏皮至极,尽显青春韵致。

 

  快到芒种的时候,收到苏州友人馈赠的一箱东山枇杷,还附赠了一盒明前茶碧螺春。枇杷用盐水洗净了,小刀剥皮,去核,碧螺春以后投的方式冲泡。看碧螺春在玻璃杯中缓缓下沉,小叉子叉着一瓣枇杷入口,酸酸甜甜,品上一口碧螺春,果香更浓。

 

  记得去年枇杷大丰收,却销不动,很多果农把它们做成了竹盐枇杷干,果脯状,用牛皮纸袋装着,继续在网上销售。果实的鲜嫩不见了,枇杷的滋味却仍很浓郁。这样的竹盐枇杷干很是耐放,在吃不到枇杷鲜果的季节,聊以解馋。

 

  因时而食,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城市人连通自然的一种方式。庭种枇杷树,得其荫;赏“金丸”,得其美;啖枇杷,得其味。这样的生活,不负时令,也不负自然的馈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