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2018-08-08 13:00:07)
标签:

与母校告别

分类: 往事并不如烟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空谷幽兰fl

北京二十八中,我初中的母校。一座典雅的园林式学校。

1972年底我从北京市西城区力学小学毕业,升入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二十八中坐落在西长 安 街 1号。瞧瞧多牛的门牌号,要说是北京第一街、第一号,不算过分吧。西邻 中 南 海、东临中山公园,与 天 安 门一步之遥。夏天的中午,我们常会跑到 天 安 门门洞乘凉。上下学,新 华 门是必经之路。那时正处于文 革 后期,一些被打 倒的 国 家 领 导 人 复 出了,但也都年老体弱了,上学路上看到 新 华 门 降 半 旗,就知道又有领 导 人 去世了,比报纸的消息都快。因得天独厚地是地理位置,加上文 革 后 期国 家 外交大门刚刚打开,学校常有到机场 迎宾的任务,见得最多的就是周 总 理。当时真觉得 总 理就是俺家的邻居。这可不是吹牛,你想想那期间光 西哈努克 进进出出多少趟?都是周 总 理亲自接送,加上其他 各 国 首 脑,最多的时候时我们一周就可以看见总 理 好几次。我记得上中学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中学》,作文第一句话我写的是:我上中学了,我的学校和中 南 海 一墙之隔,我和毛 主 席 共同呼吸……。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啊。曾有人开玩笑地描述就读于此体验:锻炼跑步到 天 安 门 广场,组 织 活 动 到中山公园,入 队仪 式在中 南 海 礼 堂……

两年后,我转学到东城区,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学校。很多年后的一天,我驱车长 安 街,路过学校时给别人介绍:快看,我曾经在这里上中学……却发现学校牌子已经换成了北京市161中学,学校大门也已关闭,学生出入要绕到位于南长街的原六中大门。此后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前些天初中同学通知:因九月份以后原二十八中校址要移交中南海,学校组织各届毕业生返校参观,向母校告别。

返校这天我即紧张、又激动。紧张是因为虽然与六中一墙之隔,但我从未去过,万一找不到怎么办?激动的是,时隔四十四年,可以再次踏进母校,回忆青春岁月、与老同学重逢……我早早出门,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刚到南 长 街就碰到了好几位老同学,看来大家都很很重视这次返校。虽然四十多年没回来了,但很快我们就找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操场,我们的图书馆……看着古香古色的楼亭阁榭、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美丽的校园,如梦如幻:我们曾经在这里上学?为啥我不记得那时有今天这般幸福感呢?如果让我重回这里读书,我一定会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人啊,就是这样,得到时,不以为然,失去了,才想起珍惜。就像我们的青春,回忆中才感受和怀念她的美丽……

与四十多年前同学重逢,记忆瞬间如水般涌出心底,曾经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不由得感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曾经的英俊少年,花季少女,再相见已是白发苍苍,年登花甲。这就是纯粹的、最难忘的同学情:从来不曾想起,却也不曾忘记。

这次返校还有三个收获,一是找到了两位小学同学。他们和我、和我的中学同学,在不同时期,是小学同学和邻居。有点绕哈,容不叙详情,就是一句话:世界太小,事情太巧。更能说明世界小、事情巧的是:我的中学同学的女儿和我儿子是 北大 校友;她女儿的同学和我儿子在美 国 读博士 期间,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她女儿的同学嫁给了我儿子的同班同学,举行婚礼时,我儿子是伴郎,她女儿是伴娘……更绕了别了,北京二十八中三是我有一位姐姐,我们两家是世交,平时来往很密切,她看到我这次返校的美篇后,才发现我俩居然是校友,她是六六届的,比我们早几日返校……这世界太奇妙了,冥冥之中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才揭开谜底。还是那句话:世界太小,转一圈都是自己人,今世前缘早已注定。母校是我的福祉,这一切都母校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大宴乐胡同11号,这里原是北京六中的校址,后来与仅有一墙之隔的北京二十八中合并为长安中学21世纪初,长安中学又并入一六一中学,它的前身是著名北京女一中,北京城里最早的女子中学之一。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图书馆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图书馆升平署戏楼。中校区所在地是清朝时掌管宫廷戏曲演出的机构升平署,这座戏楼便是当时升平署排演戏剧之所。卷棚抱厦、灰瓦垂兽,戏楼见证了中校区历史的变迁。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这是我们班的教室。坐落在学校最标准的一个四合院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园中老树还在,只是多了一个护栏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再回教室坐一坐,找一下当年的感觉。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绿荫之下读书,多么的诗情画意。可惜当年并未在意,更不懂得珍惜。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曾经同学少年,再见已是花甲。追忆似水流年,感慨岁月如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聊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学校操场,红墙外就是中南海。当年上体育课时常把球打进中南海,跑到校门外,找中南海的警卫给我们捡球。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胸怀一座山,足下万峰小。多豪迈的校训啊。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2006年底时打雪仗(图片来自北京一六一中学校友会微博)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二十八中学学生在长安街上长跑。 1973121日,北京日报,王宝琴/摄  这应该是我同届同学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我们的校园多美啊,可惜上学时并不知觉。就像我们的青春,回忆中才感受和怀念她的美丽……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有心的同学做了一个二十八中的横幅,大家纷纷上台合影留念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再在曾经在这里背书玩耍的长廊里坐一坐,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恋恋不舍离开学校。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路障里面曾经是我们晨练的地方。记得那时学校组织我们跑步到革命圣地"延安"去,于是我们每天早晨早早来到这里跑圈,记录里程,还比赛,看谁先跑到,最后也不知道我跑到没有。远处的大门就是中南海东门,卫兵不让拍照,只能远远的偷拍。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大门旁边就是二十八中的大门,以前路障内有哨兵把守,不允许路人靠近停留。学校要移交了,学校和中南海交涉,同意同学们在校门口拍照留念。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绕过路障,来到校门前。向左的路口就是中南海东门,这不是军事秘密哦,全国人民都知道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盗用我姐两张有二十八中校牌的照片,谁让我们既是朋友又是校友呢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西长安街1——北京第一街,第一号。多牛气!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学校对面是国家大剧院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再欣赏一下学校的美景,以后再也没机会再见了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向母校告别!向母校致敬!过不了几日,161中学的牌子也将在长安街上消失

别了,北京二十八中

      永别了,二十八中。这次应该是诀别。但母校二十八中永存于我心中。

                                              2018、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住院散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