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气的味道(三)

(2006-06-30 23:32:08)
分类: 夜深人静

曾经注意过徐静蕾,

不是因为她的“四小花旦”之一的演员身份,

也不是因为她刚出道时的那些青春扮相,

而是因为,

她的书法。

在这个电子邮件满天飞的时代里我们很少能收到信件了,

在这个敲敲打打的时代里我们也很少动笔了,

能写一手漂亮书法的人,

很少。

演员,

就更少。

拥有一点文学修养和一点文人气质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她不象周迅和赵薇两个小丫头那么胸无城府那么大大咧咧,

也不象章紫怡那个小妮子那么跋扈嚣张那么两面三刀,

她恰如其分的隐藏着自己的野心和心计,

她的身边若隐若现的隐藏着那么几个有头有脸的成功男人,

他们在她的成长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

她做人很低调很得体,

传媒和观众都同样隐隐约约的知道些什么.

但是从来都没有人跳出来指摘过她,

与之相反的是大家都觉得她很才情很谦和很乖巧。

这大概就是做人的艺术吧!

 

我知道,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不适合改变为剧本的,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以一封来信的形式叙述故事的中篇小说,

它具有非常强烈的散文色彩,

而这种强烈的散文倾向简直就是茨威格的标签。

我还知道,

如果没有完整复杂的情节那么电影是无法表达文字的美丽的,

很多作品就算改编的再精彩演绎的再完美还是会损失原著的光彩,

就象当年的《围城》。

徐静蕾自己也肯定知道,

她选择了一件很困难甚至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她曾一度半路搁浅无法继续。

但是她很聪明,

她尝试着把故事背景放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切情节都变的合理了。

尽管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可我还是克制住了观看的念头,

我怕自己失望。

可是,

这个晚上,

我决定看下去,

就是因为这只《琵琶语》。

可能是因为现在象样的电影太少,

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期望值本来就不高,

总之我没有过多追究姜文的平庸表演,

他虽然个性张扬但他的确不具备那种浪漫的文人气质,

徐静蕾自己,

演员兼导演的双重身份对于她来说还做不到游刃有余。

整部电影里让我难以忘怀的,

仍然是那首《琵琶语》。

而这部电影让我吃惊的,

则是它的成本—2000万!

这个投入和产出是绝对不合情理的,

难道,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空气的味道(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