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波的离去,带走了青岛足球城的魂

(2010-03-10 00:07:16)
标签:

体育

 【题眼】 曲波,都知道他是青岛足球十年来的一面旗帜,可没想到这面旗帜在喜欢青岛足球的人心目中分量竟这么足。曲波真的要转会了,才真正体会到了那种切肤之痛,仿佛这个人带走了青岛这座足球城的魂。中超的这个赛季,也许我看不了几场球,但陕西队做客青岛的比赛,我一定会带我十岁的女儿到现场,坐在球场的一个角落,给她讲讲那个虽然没穿青岛队球衣,却没人不把他看做青岛人的追风少年的故事……曲波的离去,带走了青岛足球城的魂

  最近的这几个月,对喜欢青岛足球的人来说,绝对是炼狱般的煎熬。在史无前例的足球打假扫黑行动中,青岛这两个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连在一起的字眼,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家拿来蹂躏,的确让每一个在乎这个城市声誉的人如坐针毡。不过,海利丰的倒下,尽管在全国足球圈内的震动是空前的,但对青岛足球而言,却真谈不上伤筋动骨。毕竟,即使在这支队伍最红火的时候,在很多人眼里它也一直是这座足球城可有可无的鸡肋,这么一支半死不活的球队抹掉了,从某方面讲,倒像是出去了很多人的心病。不过,三天前一个人的离开,却让生活在这座美丽城市里喜欢足球的人们有点失魂落魄,他追着风那么一下子飘走,仿佛真的带走了足球城的魂。
    曲波,都知道他是青岛足球十年来的一面旗帜,可没想到这面旗帜的分量在我们这些喜欢青岛足球的人心目中竟然这么重要。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曲波的转会,真不知伤了多少青岛球迷的心。
    3月7日中午,中能俱乐部总经理于涛约我一块吃饭,期间他接了曲波电话。挂电话后他轻叹了一口气,说曲波下午在华辰影院为曲波举行一个转会告别仪式,“没办法,曲波这次转会要求特别强烈,”于涛说,“说实话,这些年,曲波对俱乐部的贡献有目共睹,他年龄也不小了,能下这个出去闯荡下的决心也肯定不容易,再难为人家的话真说不出口。”因为下午还要急着赶回潍坊,再加上我知道自己泪窝浅,这种场合肯定会控制不住眼泪的,我就没接受于涛下午一块去见见曲波的邀请。
   对曲波,我是很熟悉的,可以说几乎是看着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曲波是在2001年足协杯青岛打沈阳的那场比赛中斩露头角的,而在此半年前多,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体育记者。当时的曲波是名副其实的追风少年,他和高明、隋勇组成的前场三叉戟,绝对阳光,绝对犀利。那时候足球热度高,几乎每天下午广电大厦对面颐中足球俱乐部训练场边,都会围满了观看的人们,球迷只能在门口铁栅栏外的一点缝隙里,远远探望铁丝网内训练场上的球员,记者幸运点,能走到训练场边。每天下午在球迷艳羡的目光中走进训练场采访,感觉真是心满意足。那时候就想:天天能看比赛,还能在报纸上抒发自己的观点,还有人给发着工资,天下真没有比这更爽的工作了。那一年,队伍被冠名“青岛啤酒队”,主教练是国作金。现在回想起来,那支队伍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那么阳光,那么富有朝气,而曲波,就是在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中一点点成长。阿根廷世青赛、2002年足协杯,他如鞘中的宝剑,每次拔出都是那么寒光闪闪。“超白金”,曲波这么多年的经历证明,不管别人怎样,他是能担得起这三个字的。
    我在一线采访的时间并不长,从2002年的9月,就退居幕后了,不过,每个主场比赛,还几乎都到现场。更令我至今自豪的是,当年的足协杯决赛,我策划半岛都市报和颐中俱乐部联合,一起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每天大篇幅炒作当年11月16日举行的足协杯决赛,结果,青岛主场颐中体育场内,令人瞠目结舌地涌进了五万多人,这在青岛足球史上还是不多见的,而就在这十万多束目光的注视下,青岛队击败辽宁,捧起了迄今为止唯一的足球全国冠军奖杯,曲波在那场比赛中,打进了决胜球。在我的感觉中,正是从这一刻起,他具备了肩扛青岛足球的气质。将近十年的时间,曲波一步步艰难前行,尽管不是每一步都铿锵有力,但至少每个脚印都是向前的。
     和曲波面对面交流不多,一次是邀请他去我们报社做客,和球迷网聊,那时候中能刚从颐中手中接过青岛足球不久,曲波和俱乐部关系理得不是很顺,我和他一起上楼,他的情绪有些低落,穿着拖鞋,戴着压得很低的太阳帽,也不怎么说话。我问他状况怎么样,他用很低但很坚定的语气说:“哥你放心,我没问题的!”转眼过去五年了,那次网谈的很多东西都忘了,但这个细节,却一直很清晰的印在脑海。之后没过多久,忘了是什么由头了,和曲波我们几个人一起在台湾路与东海路交界附近的怡情楼一块吃饭,他那次带他爸爸一起去的,这顿饭吃了很长时间,印象最深的是和善的曲波爸爸一个劲拜托在座的多帮助曲波,殷殷父爱溢于言表。而曲波那次让我至今难忘的是他描绘的理想,他说自己最想干的是能给爸爸妈妈开一个小小的早点店,能天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最近几年,尽管足球大环境不是很景气,现场看球的人不是很多,但我只要时间允许,还是一定会到天泰体育场看球的,不过不大愿意到记者席了,而是很喜欢拿着乙级票,到人非常少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或者带着我的女儿,静静地欣赏。而曲波,是我最关注的身影,毕竟,在这支队伍里,从2000年一直陪我到现在的,只有他一个人了。从他现在不再青涩的身上,还依稀能看到当年那青葱的岁月!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怀旧的情绪就像湖水中投入了石子,涟漪一圈比一圈大……而这一次,曲波离去了,还有多少力量吸引我再次走进球场?
    去年十月,因为工作需要,我被报社派到了潍坊,也结束了自己的体育记者生涯!尽管有些解脱,但更多的是不舍。今天晚上,我从那个网上搜出了曲波那天告别的所有视频和文章以及网友的贴子,看得我百感交集泪眼模糊,忍不住写下了上面这段文字。在曲波告别青岛的时刻,他的球迷们放的是小虎队当年离去时的那首伤感的《放心去飞》,但我心中响起的,是陈奕迅的《十年》。十年,2000-2010,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岁月,因为一个人,让这段黄金岁月涂上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
    感谢我的半岛都市报体育部的那帮朝夕相处了十年的兄弟们,他们在曲波告别的时刻,策划报道得那么精彩。袁蒙给曲波送去精美的相册时,我估计他的心情比我更复杂。从1999年半岛都市报创刊到现在,几乎曲波的每场比赛,他都用镜头记录下来了,那种潜移默化的感情,很难用语言表达的。还有崔恒亮,他写的那组伤离别的稿子,确实太煽情了,有点大大啦啦的小崔,谁都看得出是动感情了,用心在写。还有爱球如命的嵇玲,如果没动情,是做不出这么有冲击力版面的。
    中超这个赛季,也许我看不了几场球,但陕西队做客青岛的比赛,我一定会带我十岁的女儿到现场,坐在球场的一个角落,给她讲讲那个虽然没穿青岛队球衣,却没人不把他看做青岛人的追风少年的故事……

曲波的离去,带走了青岛足球城的魂曲波的离去,带走了青岛足球城的魂

3月8日,半岛都市报24-25版(相关文章: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003/20100308/news_20100308_908710.shtml

曲波的离去,带走了青岛足球城的魂
半岛都市报3月7日24版(相关文章:http://bddsb.bandao.cn/data/20100307/html/24/content_1.html

         我关于青岛足球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02a6f0100duy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02a6f0100ayo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02a6f010009p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02a6f010002lc.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