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态度岛
态度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32
  • 关注人气:1,6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足球,推倒重来或断臂求生

(2006-07-24 03:31:20)
 
   
         [引子]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那个被怒火烧得晕头转向的代号M的上海小伙子,就是挑了个月黑风高夜,喝下二两烧刀子壮了壮胆,但他还是没敢杀人也没敢放火,只不过选中了惹自己上火人的坐骑,要拿它撒气。
    那个据说是飘洋过海弄来的车上标有“BMW”字样,小M记得有个漂亮妞给自己发短信时曾用了“TMD”字样,别人告诉他那是“他妈的”三字缩写,按照这个格式,小M将“BMW”翻译为“别摸我”。他心想:不让摸你,那好,俺踹你没意见了吧?!趁着二两烧刀子还在起作用,小M抬脚便将不让摸的宝马踹了个稀里哗啦。
     像所有天生会过日子的上海人一样,小M踹了人家车后没舍得将作案工具扔掉,而是放回了原处。后来警察叔叔一对,原来这鞋的主人叫毛剑卿——一个被看作是中国足球未来栋梁之才,却始终生活在豪门申花阴影里的人。当然,毛剑卿不承认那个“M”就是自己,他说自己横着呢,要想拿宝马泻火的话,根本不会用脚踹的,而是会用铁棍砸。
     这是上海足球为丰富中国足坛文化贡献出的最新段子,当然,段子的结尾也是典型的“中国足球式”的——不了了之!
     这个段子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那个总想抽出裤衩里皮筋,做弹弓打人家玻璃的那个男人,电影中那个有此宏伟抱负的男人尽管一直在说这事,却始终没见他做成,小M倒是做成了,不过他抽下的是自己裤衩上的皮筋,惹他上火的教练家玻璃是打了,可没有皮筋的裤衩同时也滑落到了脚脖子那儿,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将自己的阴私全部暴露了出来。而那一堆丑陋的东西,大家更愿意认为是上海足球的阴私。
            难言之隐,一停了之
    中国足球是扶不起的阿斗,至少职业联赛到现在看来是这样,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足球时不时制造点轰动效应,从当年徐根宝师傅制造的名满天下的“抢逼围”,到鲁能双冠王后聘请洋教的“南风劲吹”;从转会怪胎“倒摘牌”,到明目张胆的“五鼠闹甲B”;从“杀无赦,斩立决”的阎政治,到“一切为了2008”的谢奥运;从球霸聚众炒教练,到眼下风靡一时的“三停”……越来越面目可憎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真让人开了眼。
     说到三停,不能不说上海申花,因为尽管“停赛、停训、停薪”的政策不是他们发明创造的,但他们却是运用最纯熟的。停刘云飞、停虞伟亮、停张玉宁、停毛剑卿……申花当家人手中的三停牌好象是他们自家庄稼地里种出来的,而且显然收成不错,要不然,搁谁家也不会舍得这么轻易就将这些国字号大牌打入冷宫,那可都是钱啊,不是花大钱买来的,就是花大钱养起来的。
    好在上海人有钱:亮沪上之物力,赚列位之惊叹!上海人玩足球,给人的感觉就是浮在上面,就象徜徉在上海街头的那些时尚女子,只求衣着看起来光鲜,管他衣服底下盖的是什么呢!
    据说,迄今为止,不管被哪个俱乐部三停的队员,都是被人家抓住把柄的,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可是,这些把柄又在圈内属于绝对隐私,谁也不敢像当年傻大胆宋卫平嚷嚷地那样,掀开桌子让大家看清楚,(当然宋卫平最终也没敢掀开),于是,便心照不宣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三停”,难言之隐,一停了之。现在看来,申花的三停牌好象远没有出完,不知道这个华丽的豪门外衣下面,到底还有多少难言之隐?
        黑洞中,大腕的葬礼
    35岁的扬克尔闯荡上海滩前,不知道是不是也收到了那个经典的“钱多、人傻、速来”的短信,如果是的话,那个短信肯定是赵本山发的。被忽悠来的这个德国傻大个现在肯定傻眼了,不但不能在这块在他原先看来一片贫瘠的足球土地上发挥余热,而且自己的一世英名很可能就此毁掉,多少年后,还会是上海球迷乃至全中国球迷的笑柄,就像前些年那个叫巴亚诺的巴西大个子后卫一样。在一片惊叹声中风风光光而来,最终悄没声息地灰溜溜离去。
    据说,当初确定买进扬克尔时,申花看好的就是曾效力德甲的这个大个子有空中优势,现在看来,申花引进外援的这个“甲”“大”“空”原则是名副其实的“假大空”,聋子的耳朵,好看是好看,可惜是个摆设,糊弄人的。
    其实,屈指算来,到这个赛季,年年引援大手笔的上海申花共与接近60个外援签定过工作合同,但除了1994年的瓦洛佳、1998年的马赛罗和2003年的阿尔贝茨、佩特科维奇还算物有所值外,其他的都可以说是在拿外汇打水漂,重名气轻实用也许是结出这个苦果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不光外援,被申花挖去的功成名就的内援,还有申花自己培养的大腕,有几个是善始善终的?看看曲圣卿、张玉宁、申思、祁宏、吴承瑛、刘云飞……他们的前世今生,对比一下,昭然若揭。下一个会是谁?李玮峰吗?还是走着瞧吧!
        徐根宝和吴金贵
   上海申花拿过两个职业联赛冠军,分别是1995年和2003年,诸强中仅次于八星霸主大连。不过,作为统帅分别率队染指这无上荣誉的两个上海男人境遇却迥然不同,徐根宝当年那可是完全被神化,就差没被制作成上海的“镇市之宝”了,恐怕直到现在,上海球迷心中,那个在崇明岛上过着半隐居生活的老人仍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旗帜,是唯一配得上“教父”两个字的沪上教头。而当年那个提前三轮夺得的联赛冠军,也是他们最为珍视的荣誉。
    至于吴金贵,也许他的冠军来得不容易,但与1995年相比,这个冠军奖杯里面的杂质感觉确实多了些,可能除了他自己,没人会认为它有多金贵。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率队问鼎后依然会被杯酒释兵权的原因。据说当初被明升暗降的吴金贵非常郁闷,吃了哑巴亏的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其实无他,性格决定命运,我和上海人接触不多,不知道典型的上海人性格是怎么样的,是不是真如传说中的那样缺少点阳刚,但感觉吴大帅的性格,的确是缺少那么点骨子里的铁腕味道,这或许就是他始终难以驾驭自己手下那些所谓大腕的原因。
   感觉上,学院派出身的吴金贵在很多地方与那个早年在广东饱受赞誉的周穗安有几分神似,也许大家都承认你肚子里有货,但任凭你施展出浑身解数,就是不会有人买你的账。这是没办法的事,不知道吴金贵最终的执教下场会不会和周穗安一样,每况愈下直到无声无息。
        软脚蟹与新上海风格
    以技术流自居的沪上足球曾经有个让上海球迷很难接受的“软脚蟹”的评价,但在当年铁血教头徐根宝调教下,范志毅、祁宏、谢晖、吴承瑛、朱炯、朱琪、成耀东、刘军、毛毅军、申思、吴兵这一帮硬气和英气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上海足球的认识,有人冠称这些人踢的是“新上海风格”的足球:不但赏心悦目,而且霸气十足。这种风格也一度成为竞相模仿的楷模。
    可是,随着着这一批人的逐渐老去,没有耐心培养自己人的申花俱乐部片面追求空中楼阁效应,本着“假大空”的内外援引进原则,将一批闪闪发光的名字搜罗到了自己的花名册上,这些人看上去高大强壮,也都曾呼风唤雨,但这种违背南橘北枳古训的后果也很明显,那就是,经过多少年积累好不容易磨砺出来的“新上海风格”,已经消磨殆尽了,代表上海足球的申花重新回到软脚蟹的老路上。现在的申花队员个个牛高马大,但就是打不出当年徐根宝麾下的那种霸气,试问鱼龙混杂的中超诸旅,还有谁真正把申花看成是难以逾越的高墙?而在申花眼中,谁又是有十足把握可以手到擒来的软柿子?
     既没有了南方球队的轻灵、细腻、一剑封喉的神韵,也没学来北方球队的刚猛、简洁、疾风闪电的豪气,不客气地说,上海足球正在向四不象演化。
     推倒重来或断臂求生
   浮躁、急功近利、自以为是……这是我眼中申花足球的形象,当然,也是中国足球的形象。在我看来,这么多年来始终找不到自己准确定位的申花足球就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缩影,中国足球大环境的日益恶化,领导者摇摆不定的态度,优柔寡断的决策,是足球场上一切罪恶的根源。
    试想一下,如果意大利的“电话门”事件发生在中国,那是绝对不会闹出这么大动静的,一个俱乐部老总给裁判打个电话,那才哪儿到哪儿啊,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大家相逢一笑,尽在不言中。而中国足球,也就在这样的不言中向地狱急速滑去,而且看不到任何生还的迹象。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子一气化三清”,从上到下,中国足球圈内的任何人好象都有这样的本事,而这,正是盖在中国足球这一潭污水上面的一层绿苔藓。要想根治污水,让池塘中重新呈现鱼戏莲叶间的生机,现在看来,只除去苔藓是不够的,必须要将污水排干,重新注入清水,想剜肉补疮,拆东墙补西墙,都头来,只能是将烂摊子弄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法收拾。
     这个赛季开始之初,因为裸奔问题无法按时开赛。这个消息当初曾令人那么振奋,在我看来,推倒重来是中国足球求生的唯一出路:既然得了绝症,不如早死早托生。可是,善良的人们却宁愿用高昂的医药费来让中超这个植物人苟延残喘,也不愿意断臂求生,这是没办法的事。上海足球要想重塑辉煌,也许同样避不开这样痛苦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