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会不会让国家更混乱
(2017-07-11 23:57:18)
标签:
财经教育 |
分类: 共公秩序 |
为什么要走比崩盘危害更大市场化之路?
昨天大盘突然跳水,给人以崩盘的感觉,收盘更是几百家跌停。 显然这是批量IPO的结果。今天媒体更是有《专家称新股发行不减速》的文章,这让饱受摧残的投资者心里冰凉冰凉的。
其实无论是崩盘,还是批量IPO渐进式下跌的结果都是市场化。但两种路径对投资者的伤害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直接推倒重来,仅仅是牺牲当下3313家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利益,是有限的。股市估值一步到位,起码崩盘后的新股发行不再吞噬投资者的财富。也就是说崩盘之后投资者买到的股票起码是有价值的,是不含有泡沫的。
相反批量IPO则明显不同,这是慢刀割肉。股市估值最终都会降到完全市场化的水平。但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没有价值的新股供应,投资者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承受这些次新股上市后套现对市场的伤害。
也就是说当下估值下的新股发行,投资者仍然买不到有价值的股票,仍然是发行一只新股造富一个家族的财富掠夺!
这种下跌导致的市值损失,不单单包括当下3313家上市公司会跌到市场化估值的水平,还包括不间断的上市的新股的下跌带给市场的市值损失,而后者是无穷尽的。这也正是中国股市多年来和稀泥式的治市史。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靠下跌接轨,阴跌对市场的伤害更大,远比一步到位的崩盘对投资者的伤害巨大。最基本的常识是:市场化是绝不允许市场以崩盘为代价的。但既然我们不允许市场崩盘,为什么走一条比崩盘危害更大的治市之路呢?
治理股市需要管理层和专家具备最起码的市场经济原理。那些经常高喊“新股发行不减速”或者“新股发行是利好”的专家不知道有没有脑子?你们总是一意孤行的拿市场作实验是没有出路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