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股市误区慢刀害肉or快刀割肉?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总是管理不好股市。
其实这个问题和为什么中国人缺乏科学创造力是一样的。我们周围的常用的现代化物品,几乎没有一样是中国人自己发明创造创的。
中国的证监会主席换了N届,没有一届把股市搞好过。根本原因是他们都缺少理性的逻辑思维。
什么是理性的逻辑思维。
就比如世界上存在一个仅仅通过企业上市,就能批量生产亿万富翁的财富永动机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中国股市的发起人股东通过企业上市而批量的成为亿万富翁的结果,必然是最后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而事实上当下的股市行情也验证着这个过程。
世界上所有的资本市场,有不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最终还成功了的吗?
但今天的中国股市,管理层把批发亿万富翁的批量IPO当作功绩;
把股市下跌导致的市盈率下降当作功绩;
而惟独对投资者切身利益受到伤害视而不见。这种伤害投资者利益的股市政策岂能久乎?
如果我们把股市看作一个整体,新股发行是股市和外界的物质置换。那么,这个过程如果是公平的,股市整体财富就不会少,投资者就不会整体亏损。
如果新股发行是不公平的,是少数发起人股东从股市上的财富掠夺,那么新股发行的越多,股市损失的就越大。这是当下股市的结症。
管理层崇尚成熟市场的市场化,因为彼市场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交易。而我国则是通过新股发行的所谓市场化,市场把巨大财富向发起人股东倾倒。这个过程分明就是犯罪。
当下中国股市其目标最终也是市场化,这没问题。
但前提是要保护当下投资者的利益。不应该继续当下极不公平的制度掠夺,用慢刀割肉的方式向所谓的市场化接轨。
因为无论慢刀割肉还是快刀割肉,给投资者的预期都是残酷的。股市是信心经济,一个残酷的预期,怎么能搞好资本市场呢?
合理的方法是应该设计相对公平的新股发行方案,抬高新股发行发起人股东的成本,使之和二级市场投资者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
借壳上市就将大股东和二级市场投资者放在了公平的起跑线上。
比如顺风的上市,不但原来的流通股东受益,而且借壳的顺风王家卫们也受益非浅,这才是资本市场共赢的局面。
企业直接IPO和借壳上市,同样是上市,显然后者付出的成本往往是前者的数十倍。
既然企业借壳上市付出巨大的成本都一样会受益,那么未来的新股发行,为了保护广大参与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整体公平。在原来的标准上,继续提高一下发行者的成本又有何不可能?
比如进一步压低新股的发行价(比如把新股发行价定在10倍市盈率以下)。在低价发行的前提下,提高发行股份的占比。
维持市场的整体公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当下管理层首先要讲的政治。
新股发行保证发起人股东和投资者的相对公平,是当下股市解决问题的技术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