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股市需要二次股改,救市范围不应无限扩大

(2014-04-26 14:25:57)
标签:

鸡毛

公司

越来越

点位

首批

财经

分类: 财经

中国股市需要二次股改,救市范围不应无限扩大

 

 

股市阴跌其实是证监会的意图

 

中国股市持续下跌,其实真正的幕后黑手不是别人实际上恰恰是证监会。

为什么说是证监会呢?因为管理层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借口一直想要在新股发行环节让投资者买到物美价廉的股票 ,即新股发行的市场化。

但管理层不能接受的是现在市场环境下直接进行市场化发行,那么现在的市场无疑将面临崩盘。

所以当市场因为有市场化预期而出现2013年6.24的暴跌的时候,管理层是害怕的因为股市暴跌杀伤力太大,证监会乃至政府承担不了这个责任,而采取政策救市。

 

而停发新股,创业板大涨,管理层又害怕降下来的估值重新上去,导致以后的新股发行再度凶猛圈钱。所以每当股市有点起色,管理层总是急匆匆的要重启新股发行。

 

一方面股市下跌,股民怨气太大,社会影响恶劣,政府不得不救市。另一方面即便当前的指数高度新股发行仍然是高估,从新股发行的角度还是要打压市场,降低股市估值水平,否则继续下去的新股发行还将是一轮猛烈的圈钱运动。

 

所以如果没有技术处理,中国股市要救市就不能实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既然要市场化发行,那么就必须放弃救市让股市估值降下来。这根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这并不是非此即彼此的选择,如果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两者是都能实现的。

 

股市改革应托市旧市场 重建新市场

举个例子,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国A股的流通市值在一万亿左右。如果当时政府拿出一万亿,用政策手段托住整个市场。采取的是托住旧市场,重建新市场(新股发行在新市场采取市场化发行,一次发行几百家)。在建立新市场之后,有了新的市场估值体系之后,再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将原有市场的上市公司一家一家平移到新市场,那么中国股市的问题就解决了。

 

政策托市的手段,一方面宣布A股含权,政府用巨量资金托住指数,使股指维持在某一点以上。通过明确政策托市,明确A股含权的这样保护好旧市场,保护好投资者。

 

在此前提下重建新市场,由于没有历史负担,未来的新股发行可以采取真正的市场化发行涨跌都无须政策干预,第一批即可发行300家,只有这样的力度才能使中国股市的新股足够的廉价,才能使中国股市摆脱政策市的阴影。

 

这里有个前提,即一是托市政策资金必须有力度,不能让持有高估值股票的投资者丧失信心。托市资金只能托原来的市场。托市的不能随新股发行无限扩大,这样市场问题是有限的。资本市场是信心经济,你的政策必须要让投资者对未来有信心!

第二新市场的建设必须充分供应,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即新上市的规模必须足够的大,否则不会让投资者买到真正廉价的股票,新市场又成为一个高估值的市场。

 

 

 

 

现在的中国股市虽然是全流通了,但政策市未变,估值体系未变,直接市场化管理层又承受不了。渐接市场化,就当前管理层的水平,根本不会在高估值的市场设计出相对公平的新股发行方案(这本应该是中国股市的最优选择)。新股发行分明是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又使新问题无限扩大。这样证监会就会一直捣酱糊下去!

 

 

中国股市转轨有必要进行第二次股改。

 

即明确A股含权,政府应该通过资产重组,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方式对已经上市的公司给予政策倾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使投资者对持有的股票有信心。否则新市场建立政策托市的资金将是巨量的,因为投资者将抛弃旧市场的股票买新市场的股票,托市压力巨大仍然会失败。

 

未来的新股发行不能是挤牙膏式的根据股指承受能力圈钱了 。应该建立真正市场化的新市场,新股供应量必须足够大(比如首批新股300家一起上市),只有这样才能把新市场的估值降到足够低,摆脱以往的圈钱市。

 

在明确原来的市场A股含权,在政策托市确保股指不跌破2200点(或其它指数点位)的前提下,重新建立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新市场。即新的新股发行采取市场化发行。然后上市公司再一家一家的实现从旧市场向新市场的平移。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些大盘蓝筹股等蓝筹股在保证投资者利益前提下平移过去之后,旧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小,托市压力也越来越小,问题也越来越小。

托住旧市场,重建新市场。政策救市不能无限的扩大范围,否则新股逐渐发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政策托市早晚失败。最后中国股市一样一地鸡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