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护投资者利益不是高价圈钱的借口

(2012-09-22 17:08:51)
标签:

股票

分类: 财经

保护投资者利益可以不是高价圈钱的借口

 

中国经济增速世界第一,中国资本充裕度世界第一,中国股市跌幅度世界第一!

为什么这么好的经济条件,证监会居然还会把中国股市搞成了超级熊市,难道他们不是天才?倘若中国开的不是股市而是个赌场,那么也不至于让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来一批杀倒一批啊!

“在中国,一帮不懂市场经济的人,却在管理和运作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股市,这个市场能搞好?那才怪了! ”这是数年前笔者博文里曾经引用网友的一话。没想到一语成谶中国股市到现在真的还是没搞好!

 

为什么中国股市会出现今天的局面,很简单管理层在一个非市场市的市场,以垄断市场的市场价为定价机制导致的市场财富向发起人股东倾倒导致的。发行前每股只有1元钱净资产的企业,通过中国股市所谓的市场定价,结果1020倍的高定价。

 

证监会搞所谓的市场价发行,148元发行海晋瑞,90元发行华锐风电…………,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创业板330多家上市公司,造就了 900多个亿万富翁,114个十亿级的富翁家族。一个个荒诞的的闹剧在伟大的市场化的口号下,现实现了对广大投资者的制度掠夺。在以牺牲底层群体利益的同时,造就了数以千计的亿万富豪,成就了数百个家族的暴富,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于是市场价发行的越多,投资者被掠夺的就越多,整个市场亏空的就越厉害。市场就越没有能力承受下跌接轨!于是中国股市每一次下跌接轨都是一场和影子的赛跑,市场跌的越厉害,越没有能力实现市场化。

 

结果虽然市场实现了从6124.04点到2018.26点的巨幅下跌,中国股市越发变的脆弱,更加禁不起所谓的市场化发行。可以总结,中国股市的定理之一就是:中国股市历史上的底部,没有一次不是政策救市实现的。

 

为什么呢?因为新股发行太不公平了,管理层的制度掠夺造成了市场无法靠自身修复的不公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由政策之手来解决。

 

所以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要给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以起码的公道,那么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官僚到最后都必须选择政策救市。而且政策救市是成本最小,见效最快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式。

 

但每一次政策救市,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市场还不是市场市,以这个市场的定价机制发行新股就难免再一次把市场的财富向发起人股东倾倒,于是历史悲剧重演。

 

所以要避免悲剧重演,就是不要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手段,当成高价圈钱的借口,以公平的机制发行新股。只要做到新股上市是一个和市场公平置换的过程,那么市场财富就不会流失,股市就不会继续下跌。

维持当前的股市价值中枢稳定,是管理层还投资者的公平;是政府良心的体现;维持的是社会的大公道。这个市场估值高不高,相对于投资者普遍的高成本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政策救市,维持市场中枢稳定,不能做为新股发行的定价依据。这个市场的估值水平是用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而不是用来给新股定价的。所以中国股市新股发行方式必须另外设计,这是中国股市的国情使然。

 

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新股如何定价发行是两个问题,必须分开解决。我们的管理层愚蠢的地方就在于政策救市之后,在这个非市场化的市场继续高价发行新股。

 

中国股市的悲剧在于,新股发行的发起人股东和投资者的不公平。新股上市和市场置换的不公平。怎么能做到新股和市场的公平置换呢?其实方案是很多的。这里我说个思路。

比如按照这个市场的估值比市场市高估30%设计,新股发行后,发起人股东的30%的股份无偿划为投资者保护基金,或者划为社会保基金。那么既是发起人股上市后在这个市场得以以高出实际成本的30%价格卖出,但他股本的30%也相应的被划成投资者保护基金了,这起码是一个公平的置换。如果通过类似这样的制度设计,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调节就会马上起到作用,认为不划算的企业就会拒绝上市了。

 

当然解决问题不止这一种方法,或者我们还可以选择按市场当前平均市盈率水平,来发行新股。现在市场平均是13倍市盈率,那么新股发行就不能超过13倍市盈率定价目。就是不能继续以往的市场价发行新股了。只有市场逐步实现政策市向市场市的成功转轨之后,中国股市才能够真正实现市场化发行新股。因为当前的市场是救市之后的垄断市场,维持这个市场的高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而不是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资金来实现数百个家族继续暴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