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核心问题:交易成本过高,市场规模偏小

(2008-04-23 13:53:21)
标签:

财经

 

股市核心问题:交易成本过高,市场规模偏小

 

 

中国股市系统风险巨大,经常是大涨大跌原因何在?中国股市08年一季度所交的印花税597亿元,高于2007年全年上市公司的分红总额500亿元。这已经是一赌场不如了。

目前中国股市的股价虽然有一部分于H股接轨如中国中铁、如中国铁建,但大多数的股票在经历深幅下跌之后还远远高于H股,如著名的中国石油(当前A股为16.5元 H股为11.300港币)。

为什么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往往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单单中国股民喜欢投机的原因吗?我认为是国内资本缺少投资渠道导致的,因为香港、美国等市场的资金的可选择余地是相当多的,他们投资的是全世界的市场。所以其市盈率必然是会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只要这个世界上有明显的价值洼地,那么这些可以随便选择的资金就会流向那里。中国国内资本面对的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即使民间有过多剩余的资本,其选择余地也仅仅是国内的房地产、股市等有限的市场。

而且国内由于政府管理水平,市场的效率、市场的公平度都不是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比。指望中国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一样的投资价值是不现实的。

 

国内的资金越是多,其对应的市场机会越少。基于此,中国股市始终没有出现相对有投资价值的市盈率。至于05年以来的中国股市的疯牛行情之所以会出现,股改固是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民币被低估,海外资金疯狂涌入,导致国内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国内资本过剩形成的资本推动的行情。而这个行情到最后仍然没有摆脱国内股市高市盈率没有投资价值的难堪。

多年以来中国股市始终被人喻为赌场,但真正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股市自开市以来摧生的价值奇迹:你不得不承认中国股市的确是值得长期投资的。比如十年前买入的天津港、万科A、中集集团,这些股票几乎都是十年近百倍的投资收益的。这个增长速度是远远高于股神巴菲特年均增长21.4%的速度的(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

但即便是如此高增长的中国股市为什么总是让人称之以赌场呢?关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远远小于其对应的资本量。而庞大的社会资金一旦推动这个市场上行,这个市场总会显现出市盈率过高风险过大的特征,比如A+H公司,同样的股票出现相差不止一倍的差价的时候,无论是谁管理这个市场都会感觉到这个市场的风险,都会出台政策打压市场。所以每一次中国股市的牛市末端,基本上都是以政策行为导致的。

 

另一方面由于害怕中国股市涨的过高风险过大,中国股市始终是用高税收来抑制投资者的激情的。比如全世界发达国家基本取消的印花税这一税种,在中国是双向征收,而且当前还是按千分之三来征收的。

当然我们看中国股市是赌场,不是从其开始的100点涨到现在的3000点来看的,从指数这个角度,中国股市始终是健康的。

说赌场是应该看整个社会投入的数万亿,乃至数十万亿计的财富,最终80%的投资者严重亏损,这一层面来看的。相对巨大的投入永远没有产出,这才是这个高耗市场成为赌场的主因。

 

至于中国股市的问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市场交易成本过高,

二,市场规模偏小

“交易成本过高,市场规模过小”说白了都是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的,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是少数人管理的国家,不是全民参与管理的民主国家。

 

“交易成本过高,市场规模过小”,这两个原因是互相影响的。由于市场规模过小,导致社会大量找不到更合适的资金的即使在没有投资价值的前提下,也能创造出惊人的交易量,包括佣金、印花税。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又导致管理层在股市下跌的时候没有继续勇气扩容,这会使市场进一步下跌,损害高位进场的投资者切身利益。所以导致市场低位很难大规模扩容,股市规模始终偏小。

 

资本市场自身有他的生命力,股市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一旦建立,那么其磅礴的生命力就会显现出来,中国股市长期走牛是必然的。

一旦中国股市也和发达国家真正接轨(比如取消印花税)那么上市公司自身的生命力就会加大资本向证券市场的流入,资本化必然加速,最后中国股市的规模自然就扩大了。

 

(我还是坚持中国股市在3000多点左右是有价值的观点,因为中国资本不可能和国际资本有一样的投资渠道,当然两个市场的价值中枢也绝对不可能一样。当前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股价已经接轨,还指望中国股市跌到哪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