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孟河古城17家中药店
(2025-09-29 08:50:57)
标签:
齐梁故里孟河古镇文化健康历史 |
清末民初孟河古城17家中药店
龙城一支笔 江苏作家
孟河医派是一个有着近400余年历史的江南一大流(学)派,特别在19世纪继温病派后的一支比较有名气的一大中药学(流)派,业绩彪炳。成就了孟河四大名医派,其中走出6位御医(费马巢丁),堪称中华中医药坛上的奇葩。据武进阳湖史志记载:“小小孟河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撸之声连绵数十里。”足见中医药业在孟河商盛状况。那时候孟河街上还没有西医西药,全部都是中草药店。
孟河历史文化古城原来是一个有着300多户人家的江边小镇,却有着著名的费马巢丁四大家族。孟河四大医家是在早期法家、沙家等影响下以医带药逐步发展起来的,四大医家前后在孟河街上开起了17家中药店,从孟河城内小南门至文武桥近千米南北大街上,中药店铺琳琅满目,可见医家在孟河古镇云集。分别是百年老字号:树德堂(清代马生宝开设)、费德堂(清代费家药店)、大生堂、天生堂(清代巢家药店)、天德堂、天宝堂、同德堂、保和堂、保济堂、灵济堂等,孟河城再向北门外至城北操场分别是益生堂(清朝末年费保堂开)、佑生堂、仁济堂、庆裕堂、泰山堂(扬中人开设)等中药店铺,可见孟河中药店确实是之盛的。
我国中华老字号的中药店,多以“堂”相称,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馀堂”,都是相当当名扬海内外百年老堂号。孟河树德堂堂号是积极倡导“采药必然道地,熬制必欲精良”的质量为本、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他与北京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深厚的中华民族中药文化底蕴和医德精神内涵,至今对中医药学界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现在孟河老街上仍有7-8家医药店,其中,保留中药房的还有5-6家。孟河树德堂堂号是由孟河人马生宝私人投资500元大洋创建,在清代中期年间开设的。刚开始药店规模比较大,有明清建筑风格的3开间营业门楼房,楼下是树德堂中药店的营业房,楼上药店职工住宿和做药店仓库房,楼后中间一个大天井,明堂中间还有一口水井,用于晒照一些中草药,后面6间厢房用来做伙房和熬制中药膏方与加工汤药的。店堂内柜台是大理石柜面,药柜与柜台之间铺着木地板,楼下大堂中每天都有马家郎中坐堂轮流给人看病就诊,还有5-6名撮药师傅,2-3名制中药的师傅,学徒3-4名,杂役1-2个。炒制中药与制作中成药的铜容器工具应有尽有,还有煎熬中药膏方等一些器具等等。
1956年国家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国所有商店全部实现公私合营改造。孟河街上天生堂、泰山堂、益生堂等几家都前后并入到了百年老字号树德堂……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整个孟河街上仍然只有一家国营树德堂中药店铺。2000年已改制成常州中诚药连锁公司孟城店,但仍然还挂着树德堂堂号的招牌,周边的丹阳新桥桥、访仙桥、建山、后巷、脾城、西夏墅、罗溪与高桥等乡镇都到孟河树德堂来批发药品(中西药多而全)。在现在树德堂堂号的常州中诚大药房孟城店内,仍保存着小有中华中药历史文化的3块“文物”牌子。第1块是光绪年间由思补山人撰写的“树德堂赋”匾额,距今已有116年;第2块是病家所赠送的“延益寿年”匾额,第3块是当时地方名绅的赠送的“沐树德道地药”匾额。据1985年出版的《武进县卫生志》介绍,1948年武进县中药业概况表中记载,树德堂堂号的当时店主是吕春生,丹阳人16岁就到孟河树德堂药店做学徒,后来于2012年因病去死,享年91岁。其中一块孟河《树德堂赋》堂号匾额显得特别珍贵与研究价值,这就是树德堂中药店的镇店之宝,它记录着树德堂堂号名称由来和职工的职业操守。
《树德堂赋》
尝闻神农尝百草以知药性,歧伯答素问而识病情。人非至真,谁能不病,暑湿风寒六淫感于外,喜怒哀乐七情动于中,以及饥饱劳役之不时,元气因之而戕贼,则疾病生焉。所以补偏救弊,有足以挽回造化之权者,惟药是赖,药之功大哉矣。上古医家医药相连,即国初之诸名医莫不关心注意于药性之中,必躬亲其事而后已。故灵胎有兰亭局之设,天士有炼丹房之名。仆有鉴于斯,此树德堂药号之设所由起也。至采药必期道地,制合必欲精良。庶几投剂辄效,立起沉疴,俾不愧树德之名云耳。
光绪乙巳九秋思补山人谨识”
在2017年中,这几块有关孟河医派的树德堂药号匾额,已被常州中诚药连锁公司的经理拿到常州城里总部去了。你说可惜不可惜,因为,这是孟河树德堂药号的匾额啊,你们就不能复制几块吗?为什么要把原真迹的匾额拿去常州城里做招牌呢?这几块匾额是我在编写《孟河医派文化》一书时,一次,我到孟河树德堂药店去采访,见到小年轻的刘健店长与其他职员,在药店后院已把它放在煤碳一起,准备劈了它当作今年熬膏方的柴草用,于是,我看到后当场反复劝说刘店长后他才肯留下来的。为了这几块原真实的匾额,我特地拿了相机拍了下来,后来,我一想不对,他们现在当面答应留下来,不要等我走了之后,他们又把它劈了熬膏方用。所以,我就干脆把我拍的照片作为图片放在我写的《孟河医派文化》一书上,这样他们就不敢轻易地把这几块匾额损毁掉了。
一次我为母亲去药店买药,没有看到这块匾额,就问起刘店长来了,他对我说:“己被常州中诚药店连锁公司总部张荣伟总经理拿去了”后来,我曾打电话问过张荣伟老总,张荣伟老总在电话是这样对我说的,常州中诚药店连锁公司拿去是保存的。我想但愿如此,常州总部能好好保存这块《树德堂赋》匾额吧?
初稿写于2014年6月21日,修改后刊登在2019年11月5日《常州高新区报》第182期恐龙苑,再修改后发表在2022年第四期《中吴》杂志琐闻杂谈栏目
二、孟河古城商业街
作者
孟河地区在清末民初商贸服务业历来是比较发达的,特别是古城内有大小商铺商店184爿,其中,各种字号的中药店就有19家。另外,古城北门外北街还有大小商店多达154爿,(不包括行场几十家临时性小商小贩的摊位),据统计当年整个孟河地区商场商行达337家,可见,足以证明当年孟河地区古城内外商贸繁荣的程度。
二十世纪中叶,在孟河古城南街上拥有绸布庄4家,粮行19家,南货店17家,山地货4家,茶食品店3家,油盐酱店5家,鲜果1家,油漆店2家,土烟馆3家,百货店4家,五金文具2家,陶瓷器4家,铜锡金器2家,铁锅4家,砖瓦3家,中药店19家,新药3家,肉铺6家,鱼行2家,补镶牙13家,钟表眼镜2家,豆腐坊6家,糖坊2家,酱醋坊1家,洗染店1家,纸烛坊4家,茧行2家,棺材店2家,木行2家,饭店5家,小吃店11家(包括面馆),茶馆8家,旅馆3家,开水灶1家,理发店10家,照相2家,香烛坊1家。(说明:其中,油坊、糟坊、首饰店、竹器、铁匠店、车行等都未统计在本节),从业人员就达800多人。另外,门诊医生多家,20多处布摊头、百货摊、盐业摊、杂货摊及糕饼店、货郎担、骆驼担及沿街提篮叫卖的小商小贩等都未计算。
1937年深秋(农历十一初七),侵华日军广野师团向孟河古城内投下了3枚炸弹,炸死10多个平民。日本鬼子侵入古城后,将整个南街头170多户608间商店与商铺的房屋全部烧了个精光,在古城内烧杀抢,枪杀同胞47人(最大75岁、最小4岁),强奸妇女156人,其中一名18岁女青年被日军集体轮奸致死,南街头整条古街都被日军烧光了。日本鬼子对孟河古城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欠下了罪恶的血债,这血海深仇古城人民永远牢记在心。
孟河古城南街商铺,从孟河古城大南门、小南门至北门口,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古街道,街西和街东两边曾有许多商铺商店。现按从南向北顺序排列,具体店家商铺见统计表。当年商贸繁荣时,孟河南街共有184爿商铺商店,现根据孟河街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回忆,只说得出与还记得住商铺名称与商店名号的只有120家,其他的商店名单都已无法记得了。
1、孟河古城内南街120爿老字号商店商铺商店
(1950年前后南街统计表)
街 |
街 |
备 |
1、吴全生布店 |
1、巢定伟炒货店 |
|
2、贾拐子理发店 |
2、天伦百货布店 |
|
3、马寿官天章布店 |
3、彭金苟布店 |
|
4、王培生纸扎店 |
4、水面店 |
|
5、魁元斋南货店 |
5、吴金堂茶店 |
|
6、史顺生酒店 |
6、保安堂药店 |
|
7、巢信记百货店 |
7、许六明小吃店 |
|
8、天生堂药店 |
8、吴开记杂货店 |
|
9、巢孝虎杂货店 |
9、天宝堂药店 |
|
10、陶然居饭店 |
10、蒋坤生蚊香店 |
|
11、孙纪长康厚茶店 |
11、马荣生粮店 |
|
12、白玫瑰理发店 |
12、天宝堂药店 |
|
13、巢长春南货店 |
13、树德堂药店 |
|
14、巢权权杂货店 |
14、恒源商行 |
|
15、顾金孝肉铺 |
15、周根保布店 |
|
16、李兆方盐栈 |
16、缝纫铺 |
|
17、严王氏纸扎店 |
17、灵济堂药店 |
|
18、皮匠铺 |
18、毛笔店 |
|
19、天香阁茶店 |
19、复兴盛南货店 |
|
20、巢寿寿烧饼面店 |
20、义泰旅馆(社) |
|
21、长安旅馆 |
21、迎悦轩旅社 |
|
22、鲜鱼行与同德堂药店 |
22、天生德药店 |
|
23、正兴馆饭店 |
23、丁荣寿毛笔店 |
|
24、大昌商行 |
24、纸扎店 |
|
25、蒋培生茶店 |
25、银饰店 |
|
26、糕饼店 |
26、巢渭田商店 |
|
27、丁树生文具百货店 |
27义泰馆面馆 |
|
28、孙海海小酒店 |
28、蟋蟀游戏馆 |
|
29、成记旅社 |
29、马太春茶店 |
|
30、黄山酱菜店 |
30、邱本记石灰店 |
|
31、顾大头肉铺 |
31、朱保根豆腐店 |
|
32、丁西昌饭店 |
32、周福林铜匠店 |
|
33、锅碗杂货店 |
33、恽魁官油漆店 |
|
34、巢双鼎糟坊 |
34、陈裕甲面店 |
|
35、瞿隆昌烟店 |
35、唐龙根旅社 |
|
36、何氏皮匠铺 |
36、洪洪花店 |
|
37、孟河邮政局 |
37、费记纸品店 |
|
38、老周烧饼店 |
38、宋大元竹器店 |
|
39、王记浴室 |
39、协乐馆面馆 |
|
40、周记商店 |
40、染坊 |
|
41、万顺和商店 |
41、铁匠铺 |
|
42、天主教堂 |
42、锅碗店 |
|
43、丁记商店 |
43、茶店 |
|
44、巢记水面店 |
44、王记秤店 |
|
45、恽寿林水面店 |
45、巢西贵香店 |
|
46、竹器店 |
46、程记灯笼店 |
|
47、周记毛笔店 |
47、何记家具店 |
|
48、鼓楼五金店 |
48、小吃店 |
|
49、香店 |
49、仁济堂药店 |
|
50、花店 |
50、孟河水龙会 |
|
51、当铺 |
51、聚兴楼面馆 |
|
52、戴伯生蜡烛坊 |
52、保济堂药店 |
|
53、徐素法寿材店 |
53、永兴油坊 |
|
说 |
1、从孟河古城小南门内排起 2、以孟河古城南街为中心,分街东、街西两边排起 3、其中中药店有19家,西药店3家 |
小南门外:(往万绥和固村方向小街的商店)
1、朱万通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