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州非遗文化孟河鳝丝面

(2025-08-16 15:01:59)
标签:

教育

孟河古镇

齐梁故里

文化

美食

常州非遗文化孟河鳝丝面

———记恢复清代孟河鳝丝面的创始人谢公阳

江苏作家  程协润  

 

孟河镇2014年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孟河镇改革开放涌动着新之潮,不仅新建了汽车摩托车产业链,流淌着古文化之韵。这里是齐梁文化与孟河医派文化的发祥地,不但有着许多的迹和遗物、遗址、遗存、遗迹及古墓、古树、古井、古宅和古弄堂,更拥有省市区的10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纷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孟河古镇的鳝丝面更是别具一格。虽说是一碗小小的面条,但背后却有一段段辛勤耕耘的故事。

一、一碗面的传承

孟河鳝丝面大约起源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1620)年间,距今400了,她得益于江南丰润的自然环境和南方美食精细的传统制作工艺。孟河鳝丝面食材精细真实,品质精良,工艺考究,在清末民初已经名传大江南北。据史料记载,那时孟河大街上经营着20多家面馆,鳝丝面名气最大的有陶然居、聚兴楼、协乐馆和义泰馆等4大家。鳝丝面营养丰富已经成为孟河医派以食进补的首选食物,当年,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孟河四大医派丁在孟河行医时(四大医派后人和传承弟子,以及在地方上一些小有名人的人,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到孟河街上这4大面馆吃一碗鳝丝面与大麦粥。201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40集电视剧《老中医》中,孟河医派代表人物翁海泉大师,即使身在上海,吃着上海的鳝丝面,但还是眷念老家孟河的鳝丝面。

孟河鳝丝面一枝千叶,虽然,鳝丝面孟河街上(20多家鳝丝面为同一种名称,但各家各店因为传承工艺经营风格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其中大名鼎鼎的“谢公阳鳝丝面”便是孟河鳝丝面中最杰出代表之一

“谢公阳鳝丝面”早在2008年,被常州市武进区评为名食名点;2018年,“谢公阳鳝丝面”更上一层楼,又被常州市评为“常州市10碗面”的第2名(第一名为常州银丝面),时任副市长方国强在全市命名大会上,亲自为“常州市碗面的获奖者颁发了证书。“谢公阳孟河鳝丝面”的早创人之一。至此不辞辛劳耕耘的谢公阳由后厨走向了前台,成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河鳝丝面的代表性传承人,一时之间大江南北名声隆起

   二、一个人的坚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整个民族呈现出一派欣欣象。在时代气息的感召下,当兵退伍复员回乡的谢公阳在孟河镇选择了创业开起了一家面馆,命名为“谢公阳鳝丝面”。在那个人们还在追求简单的吃饱穿暖而不甚注食品品质的时代,谢公阳已经用超前的眼光,紧盯着鳝丝面的口味与质量。身为本地人的他,熟悉黄鳝的生长习性,知道什么样的稻田与河道产出的黄鳝质量上乘,知道什么时节的黄鳝味质最佳。为此他不惜提高收购价格,专门与黄鳝农户联系,指定专门的产地,要求在特定的时间捕获,从源头上保证黄鳝的质量。对于面粉,他也是宁缺毋滥,直接上门从农户手中收购上等小麦,亲自加工制作面粉,以确保品质。

正是因为这份用心,在面馆林立、竞争激烈的孟河镇,“谢公阳鳝丝面”很快站稳了脚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积了丰厚的口碑。

  三、一份独特的口味

10斤黄鳝最后只能制作成品上等鳝一斤半左右,再加上野生的黄鳝本地更难寻。所以谢公阳说:从田间地头早上运来100斤黄鳝,也就只能制作15斤左右鳝丝,做出300来碗面,多了做不了,劣质鳝丝面的钱也不该挣。”谢公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诚信经营的真意。

野生黄鳝肉嫩味美, 鲜而不腻香而不腥,营养丰富,滋补价值高;搭配的银丝细面,柔韧劲道,富有嚼劲,再加上澄白如玉的汤汁,配以胡椒粉、姜丝咸菜、榨菜等,一碗“谢公阳鳝丝面”,解的不仅是一份馋,还是一份浓郁的孟河乡愁。

   四、一份难忘的见证

笔者曾在八十年代中在孟河镇政府工作时,几乎三头两天去吃鳝丝面,巳吃了几十年了2014129,我写了一篇千字文百吃不腻的孟河鳝丝面》,刊登在《常州日报副刊文笔塔记忆”栏目,读者反响较好。大约过了一个月,常州日报副刊主编又向我约稿,请我再写一篇如何到孟河去吃鳝丝面》,不久就登载出来了,引得众人纷纷前往孟河,一尝为快。

今年年初一次,我与夫人一起去谢公阳面馆鳝丝面时看到谢公阳的女婿在帮忙,干起活来非常老练,我心里颇生感慨:谢公阳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他这份独特的手艺也该有个传人了。

2024年330上午我随常州新北区文联采风队去采访谢公阳,当时是上午七点多钟,店面已经坐满了食客。谢公阳说:过几年我要将这面馆交给我女儿与女婿经营了,我要将孟河鳝丝面的制作工艺要原汁原味地永远传承下去。这真是花无百日红,面馆要代代红。

我是土生土长的孟河人,虽不敢说是吃着谢公阳鳝丝面长大的,但谢公阳鳝丝面这一份独特的滋味,这一份少见的用心,还是让我深有感触,但凡有机会,总要去谢公阳鳝丝面店解一回馋。

我们常州的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寄望于谢公阳鳝丝面和整个孟河的鳝丝面,代有传承,传有佳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话说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