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朝的剥皮御史
(2025-08-10 08:58:38)
传说之二:另一种的民间传说是:孙翊御史因筑孟河城时,欺上满下,一手遮天,他满着朝廷把孟河城穿城直径长三十多里缩小为周城长三里多,从中贪污了大量的钱财与银两。后因贪污之事被人奏上朝廷,皇帝也发现了他贪污筑城经费一事,就派得力钦差大臣查明了此事,皇帝再下了一道圣旨将他发配来孟河城,处以剥皮极刑。当着老百姓的面剥了他的人皮,后人们将人油浇成大腊烛,当众点燃,作为贪污者戒。此事一直被孟河的民间流传下来,“剥皮抽筋,点熬油灯”之说就是这样来的。
传说之三:还有另一种民间的传说,孟河城东西两支山脉,风景秀丽。东门外的黄山(东山)山脉,亘绵七华里多,蜿蜒起伏,回九龙之势,是块不多的“风水宝地”。明太祖为保大明江山千秋万年,听从于明朝开国军师刘基(伯温)的计谋。一次刘伯温陪驾和明朝皇帝,巡视来到孟河城,刘伯温善观风水,见这一带有“帝皇之气”。刘伯温为保明皇朝朱家的长久统治,就向明朝皇帝朱元璋献上凿山一计,用凿山改孟河破龙脉。明朝皇帝朱元璋就下圣旨;(一)、沿黄山(东山)一带广建土地庙,(解放前沿山刘费村和胡家山村,还有几座小庙),以压皇气。(二)、在山的南麓开挖一条东西向十里多的长沟引水,﹙这个长沟就叫孟河﹚引南麓山水流入孟河以破泄皇气。在长沟河﹙孟河﹚竣工前,监工按刘伯温所奏,命所有开河民工将挖泥铁钎全部插进长沟河泥里过夜。殊不知子夜时分,星月顿失,万筱寂静时,狂风大作,天地混沌。全孟河镇的人都听到随风而来的犹如困兽的哀鸣,惨烈悲壮,撼人心魄,闻之而动容。第二天清晨,果然满长沟显出红红的血水,黑色泥土也被染成了血色泥土。开河民工见壮,都怕触怒天神,使罪不可恕,开河民工全部长跪伏在河堤上,哭声连天。惟太祖闻之大笑,曰;帝皇真龙象征被杀绝也,可高枕无忧矣!从此,这块风水宝地就破了风水,传说与否,有童谣为证:“嘉山不是山,孟河不算河,山里有神仙,河中潜跤龙,朱元璋寝食难安,刘伯温奉旨破水,大明江山永世安,不出皇帝又何妨”。故孟河不能出皇帝,只能出名医代代相传了。
传说之四:明代初年为防从长江口进来的倭寇入侵,朝廷原准备在河庄沿老孟河一带建一座方圆30多里的城池叫孟河城。以孟河城为城中心,孟河城范围是东至青城、南达吕城、西起碑城﹙丹阳市﹚、北抵长江南口岸;包括奔牛、罗溪湾、西夏墅、小河、浦河、万绥、孝都、孟河;丹阳市陵口、珥陵、访仙、窦庄、建山、新桥、后巷、埤城等地。后因建城经费被—朝廷御史——孙翊中饱私囊所贪污,不得不将城缩小为周长三里,砖石结构改为外砖石内土块垒砌。明代嘉靖年间因倭寇经常从长江口入侵,至此骚扰,“自京口而下,唯河庄贼可深入,从大江入孟河,抵奔牛,赴府城至便且易”,所以,河庄“益为滨江津要”。并在河庄“造城设官建署”,“巡按尚维持疏请于孟河堡筑城,城周长600余丈,墙2丈多高,五座城门,还有水关二座,孟渎贯城中”,河庄从此称名“孟城”了。
孟河古城在江南历史上曾兴盛一时,并素有以庙宇寺观著称之说,有一楼一庵二寺,一楼(古楼),一庵(静修庵),二寺(西林寺、观音禅寺)、还有三堂五庙(接婴堂、天地堂、观音堂),(土地庙、关帝庙、财神庙、娘娘庙、城隍庙等)。孟河古城内的庙宇寺观建筑奇伟,历史悠久,可称沿江南岸一带是首屈一指了。
据1986年出版的孟城乡志记载,到新中国成立时,孟河古镇共有大小庙宇29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随意抄袭侵犯著作权与知识产权,如要转发请注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