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齐梁文化五大亮点

(2025-08-06 08:23:57)
标签:

1.常州孟河

齐梁故里

教育

文化

情感


龙城一支笔 江苏作家

      (1)

1700多年前,为避北方永嘉之乱,﹙公元318﹚在萧何二十世孙淮阴令萧整带领着100多名萧氏族人,来到了当初被称为武进的地方 “武进东城里”,就是我们今天孟河镇南兰陵万绥,当地的孟河万绥街坊百姓以大度和真诚的心态接纳了北兰陵的萧氏族人。萧氏家族不愧是中华民族中一个伟大的家族,他们继承世训,勤俭朴素,坦诚创业,与当地的老百姓友好相处。他们发扬祖先的爱国、爱族、爱家、爱亲友的优良传统,利用他们家族兴旺的人气与智慧,经过了16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孟河万绥这块地方站稳了脚跟,创新了萧氏文化与萧氏事业,先后建立了齐梁两个朝代。从孟河齐梁故里走出了26尊﹙20个萧氏政、6个追崇﹚皇帝,37位萧氏宰相和100多名萧氏文官武将,创造了齐梁萧氏家族的骄傲和辉煌。从萧归唐到五代后梁萧顷的300年间,齐梁萧氏家族的后人代代有人入朝为宰相,共出10位萧氏宰相,萧氏封国公者3人,另外有3人为皇家萧氏驸马,以及常州历史的第一个萧氏状元和十六个萧氏进士。齐梁两代在这108年中进行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展了社会与经济,创出了繁荣昌盛的齐梁文化的大好局面,因而使这里成为了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齐梁文化和南兰陵萧氏历史文化发源地。

我于2014年出版了一本26.83万多字《说说家乡齐梁文化》的据史料不完全记载反映,齐梁时期的萧氏家族中多达40多人留下著作以及经、文、书、诗、词、诏、表、赋、画、医乃至佛教学等。特别是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它选录了自先秦至梁朝时期有130余作者的赋、诗、词、诏、文、表、经、书信等700多篇各种体裁的文章,编缉了中华最早当时规模最大共计30卷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为我们后人研究齐梁朝以前七、八百年的文史保存了最珍贵的史料,形成了象萧子良、萧统、萧子云、萧绎等一大批卓著的文人墨客。并涌现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现一个"花团锦簇"的文化盛世。初步形成了一种“文坛万紫千红,名人灿若星辰”的独有齐梁文化新格局,被史学界公认为当时华夏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对这一萧氏家族,曾有过“世家之盛,古未有也”的高度评价。萧氏家族的后人为了怀念祖先在南兰陵的600年(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唐天佑四年907年)历史中留下的辉煌,把南兰陵称为萧氏家族的“齐梁故里”,齐梁时期所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称她为“齐梁文化与萧氏历史名人文化”。

当时的齐梁两朝统治中国大江南地区虽然只有 108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文化辉煌时期。多少年来,只要讲到南北朝发展史上,住往只要说到齐梁两朝的文化,齐梁两代在萧氏皇室成员的倡导和推崇文化,齐梁两朝文化取得了全面发展与创新,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达到了兴旺发达和繁荣昌盛的地步, 我通过初步探索与研究齐梁文化, 认为齐梁文化和齐梁文学主要表现以下五大特点。

一、 齐梁两朝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圆融,

使他能成为我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之一

公元502,梁武帝萧登基做了皇帝以后,仍然用大量精力与时间来研究佛学,他的佛学著作有《大品》、《三慧》《净名》、《涅萃》等几百卷,同时,他对道教学说也有很多研究。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家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一起,创新了三教同源之学说。孔子、老子是佛的学生;佛是日,儒道都是星星,在三教之中,佛教是最高,其次是儒学,道教是佛学的辅助等等。梁武帝萧衍一世信奉天师道教,在他当上了皇帝以后的第3, 他就宣布舍道归佛,把佛教提高到国教的地位,他把齐梁故里老家的祖宅都舍宅为寺,他还对道教采取了一些比较宽容的政策,实际上他是采取三教同时兼容的方法,以达到他治理国家的真正目的。所以,他创立了三教同源之学说,并能在理论上加以佐证,三教的核心内容是指儒教道教同源于佛教。这样就可以以佛为主,他把三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做到互相补充与贯通,在实践上相互体现与实验,既用儒道的道理教人在世间行善,文用佛教教义劝人出世以后能立地成佛。所以,梁武帝萧衍有时就把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这“三圣”,同称为三教这一学说。是由于当时社会上这三教经常不断斗争产生各种社会民族矛盾,这是他三教学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总结和新产物。这对实现外来佛教本土文化,促进中外宗教信仰文化本土化的融合与交流,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元一体化发展,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梁武帝被世人称为“诗人皇帝、文化皇帝和佛学皇帝”,他的一句名言“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至今仍在世流传,他开创了一代诗风之先河。梁武帝萧衍他开创了中国儒、释、道三教圆融的新局面,使中国的三种佛学文化和睦相处,相融相合,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格局。

二、齐梁时代出现了最早的两本诗文总集

萧统的《文选》和徐陵的《玉台新咏》

萧统(文选)又名《昭明文选》,是中华民族齐梁时期一部古诗总文集,编辑者是南朝著名大文学家。他虽然是梁武帝萧衍的皇太子,他一生专心文史工作研究,他于梁普通2(522)召集齐梁时期一些著名的学者,选辑了上起周朝、下迄梁代800多年间、130多人,选录作家都是各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与人物,所编辑的750 多篇知名和佚名作者著作,反映了各朝正统学派文学作品的精典之作,著作以名简为主。这部特大型《昭明文选》,为后代研究这七八百年的历史保存了极其重要的文献史料, 这部特大型古诗总文集《昭明文选》受到了各个朝代的高度重视。从隋唐开始研究注释《昭明文选》一书形成名,受到了唐代,科考应试举人、进士者,必须熟读《昭明文选》。到了唐代“文选学”,唐代杜甫教儿子熟读《文选》,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录有“《文选)》烂,秀才半的民间谚语。

南朝著名文学大家徐陵,东海郯人。他用几年时间编著了一部《玉台新味)总古诗的文集,编者为528年任梁武帝萧行太子萧纲的东官学士,受官廷新体诗代表人物萧纲之令,编选作品760多篇,辑录成10卷《玉台新味》一部古诗总文集。主要选人是从东汉至梁代诗作和乐府民歌,所选偏重择辑收录宫廷与民间的艳体诗歌等,主要描写齐梁时代有关男女艳情和妇女生活的新体诗作。其中,收录一些表现男女之间真挚爱情和当代妇女生活气息, 并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话作和乐府民歌等作品。如选录了杰出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味》等,书中还保存了许多可贵的文学史料,如所选庾信《七夕篇》曹植《弃妇篇》等均不见于别集作者。《玉台新咏》是继《楚辞》与《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较早的古诗总文集。

                             齐梁时期萧氏皇家遗迹遗址

                               龙城一支笔江苏作 程协润

 

在全国第3次文物普查中,孟河镇已查证有“四文四遗”(文脉、文化、文物、文保,遗存、遗址、遗迹、遗产)97点处。其中有许多齐梁时期萧氏皇家遗迹遗址;“齐梁故帝”文化及萧氏家族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四寺六桥八池和齐梁三十景(如寺为智宝寺、皇业寺、吉祥寺、九龙寺;六桥为兰陵桥、罗妃桥、金鸡桥、风凰桥,张陵桥、万岁桥;八池为碗池﹙茗茶室)、龙池、蒋家池、墨池﹙开笔亭)、东大池、西大池、连枷池、灯池;皇家码头、东岳行宫、泰安陵、万岁里、南寺里、花园里、状元牌坊、歇船亭、东城天子路、梁皇宫、志公井、昭明太子读书处)等;有许多齐梁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文化遗存遗址,如马放沟、马桥、营田里、营盘墩、败田里、操场下、古城墙、都司衙门、渡军河、观音堂战役处、天花庄突围战指挥部及日伪军驻孟河城防司令部、东亚客栈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