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深厚古镇孟河
(2024-07-03 15:09:35)
标签:
1.常州孟河齐梁故里情感教育美食 |
常州孟河是常州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她处于长江南畔常州西北部地区。孟河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地方,孟河古城墙是当年的江防要塞,也是一个历史与文化,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经济重镇。它是一个隐藏着无数神秘轶事之地,更是深藏着一段段辉煌历史的千年古镇,它曾是中国《辞海》中唯一写到的一个乡镇。
孟河历经2500多年风雨洗礼,如一位睿智的老者,在静静地向人们诉着当年辉煌传奇与时代变迁的历史。这座充满深渊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镇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彰显着古老的历史,而那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显示着现代的形象。这里的辉煌齐梁文化与传统孟河医派文化烙印刻在青砖灰瓦老街里,与现代精美的汤友常铜刻艺术作品,成为了古镇闪耀的文化符号,变成了古镇历史文明的一个最好见证。
孟河,是有着一条美丽母亲河的古镇。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从苏州望亭开最早人工大运河经河渎(孟河)至长江入口口岸。这条古老京杭大运河---孟河一段,曾深深地记录了那些传奇故事,当年,她曾承担着唐宋元明清等朝廷重要漕运的任务,是当初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她见证了中国古代商贸经济曾经的繁荣与末落,更见证了中国古老运河的历史沧桑与变迁。
孟河,是有着辉煌齐梁历史文化的古镇。在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萧整为躲避北方战乱,带领100多名族人,过江定居在武进东城里。160年后曾诞生了萧道成与萧衍为代表的26位萧氏皇帝与20位萧氏执政皇帝,还有37位萧氏宰相与150多名萧氏文武百官。文化与诗人皇帝萧衍,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以及后梁萧氏十几名“有文才”等人,形成了当时齐梁时期,一个著名的萧氏文学集团。使南北时期齐梁萧氏家族,从这里走向他们历史的最辉煌,从而也登上了中国封建社会和帝制社会权力的最顶峰,书写出了一部部灿烂与壮丽的史篇。
孟河,是有着灿烂繁星孟河医派文化的古镇。明清朝代发展起来的孟河医派文化,波及了世界,影响深远。特别是费、马、巢、丁四大中医药(学)家,更是名声远扬,被人们誉为“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到了清末民初孟河街上更是非常闹忙,求孟河四大名医派费、马、巢、丁看病的人连绵不绝。“小小孟河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撸之声连绵数十里”。据《武进阳湖县志》记载足见当时孟河医派医药医事之盛况。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优秀中医药(学)术,被孟河费、马、巢、丁四大家族的人,得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为后世留下了最宝贵的中医药(学)术文化瑰宝。“孟河中医院”(原国家卫生部长崔月犁1992年对孟河中医院)的题词,是乡镇医院中,唯一一家乡镇二级中医院。孟河中医院先后与常州第四人民医院、武进人民医院签约合作,又与南京市中医院签约成立南京市中医院孟河中医诊疗协作中心,并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实践基地。新北区社会事业局将孟河人民医院作为专科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并于当年成功创建为“孟河中医院”。现在,孟河中医院每星期都有孟河医派四大名家传承的名医,来孟河中医院坐诊为病人“望闻脉切”进行诊疗。还通过重点拜师讲课与开展网上个别授课等方式,准备在(2007-2027年)10年中,新培养孟河医派传人100名。孟河医派文化在2009年中,就被常州市认定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江苏省省级非遗文化。
孟河,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很多优秀传统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河古镇在每年农历九月半,是孟河集市非凡闹忙的时候,万绥白兔墩猴灯、孟河四爪太平神龙、固村太平青狮舞、孟河斧劈石盆景、百吃不腻鳝丝面、农村的走高跷,骑马灯,挑花担,调荡湖船等一些民间耍杂玩耍的杂技节目等,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尤以万绥白兔墩猴灯、孟河四爪太平神龙、固村太平青狮舞等,已成为了孟河这一带逢年过节,与民间闹元宵传统文化的保留节目了。目前,还有现代铜刻艺术大家与创造106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及抽打3385斤重陀螺的汤友常(市铜刻艺术与打陀螺两项非遗)。现在,孟河镇被省市区三级认定登记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巳达10多项了,这在全国乡镇范围内是极少有的一种现象。
孟河,是有着厚重商贸文化的古镇。在孟河古镇(城)的北门外,还有一条南北走向565米长、3米多宽的古街道,并建有397间商铺(13个市级历史建筑)。这条明清北门古街中的一弄一巷、一店一铺、一房一阁、一砖一瓦,以及每一块石头、每个明堂天井与每一条弄堂里的班驳古建筑,显现着当年喧嚣的商业味道与繁华的霓虹灯,在向人们诉说着深藏着的历史印记与消逝的轶事。
孟河,是有着小黄山风光的古镇。黄歇(前314-前238)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来江东后,曾在孟河东山上读书,后人就将孟河东山称为“黄山”(现称小黄山)。在此期间,黄歇在孟河创造了“圩田式的农耕经济”模式,将下滩地区的土地,围成了一个个的圩,从而使孟河东北部的滩涂圩围逐步变成了一片片的良田,为孟河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小黄山休闲度假区,有着令游人陶醉的无限风光,生长着自然活化石生物桃花水母与山涧宕口的斧劈石盆景资源风景。可以看到那清澈见底的“九龙潭”和“天池”翠绿的山体、碧绿的清潭、蜿蜒的山脉、以及远处悠悠葱茏的村庄,交织出一片盎然的生机。
孟河,是用古城墙进行抗击倭寇的古镇。孟河古城墙处于常州最西北的内河入长江之河口,地势险要,南宋嘉熙初(1237年)郡守何处信奏请朝廷,始于此地建孟渎寨,派兵丁205人驻守。明初(1368年)置孟河堡。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因日本倭寇经常从长江口入侵,至此骚扰。《武进阳湖县志》曾记载:“自京口而下,唯河庄贼可深入,从大江入孟河,抵奔牛,赴府城至便且易”,所以,河庄“益为滨江津要”,“造城设官建署”,“巡按尚维持疏请于孟河堡筑城”。
原孟河古城堡南北城墙各长138丈(460多米),东西城墙各长82丈(270多米),呈长方形城堡,全长442丈(1450多米,4华里多),墙高2丈余(7米多),墙厚1丈6尺6寸(5.53米)。全城设5座城门,2个水关,一幢鼓楼。东门名通江门(意达长江),西门名达润门(意直达镇江),北门称翊京门(因孟河古城墙系朝廷委派孙翊监造,而孙是京官故名之),大南门称定常门(意定安通常州),小南门称通信门(因门外有驿道之故)。城四周有护城河,城内有玉带河串城而过,直通老孟河入长江口岸,早晚都有潮夕流动。古城墙交汇处设有2个水关;南水关(金锁关)、北水关玉壶关(也称玉盘关),贯穿古城城内玉带河。南北城墙两头各设有木栅吊桥的水关桥,桥下可行船,桥上拾级而上通手推车,元木栅的水上吊桥“城门”可定时启闭,放行过往城内玉带河载人与载货物、及看病的船舟。只要通过南北门木栅的水关吊桥后,可直接通航至古城北门外的老孟河再入长江口岸。等孟河城墙筑好以后,明皇朝就派了1600名水兵与50只沙浆船,在此驻守孟河古城堡,以防止倭寇从长江口入侵。
所以,曾有后人写诗赞曰:孟河城两山夹一城,十里孟渎达长江;“东山对西山,两山夹一城,尤如二龙戏珠,不出皇帝出名医。”
孟河,是一个有着丰富多彩特色餐饮文化的古镇。在这个承载着千年深厚历史文化古镇里,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与历史的人文故事。还有着很多轶事、人物与传说、更有着各式各样传统的特色美食与餐饮小吃,总结归纳为5大类的61个菜肴(包括点心与小吃和汤类),第一类、13个点心;第二类、17个小吃;第三类、22个大菜;第四类、“大八鲜”1个;第五类、6个鲜汤。
孟河古镇一镇五地名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曾发生过许多美丽的传说与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这个美丽的古镇不但有着江南水乡的风情写意与闪耀着古城历史的乡土文化,还有着民间浪漫古韵的乡愁文化。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难忘的一个记忆,古镇古韵古历史悠然,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品味这独特迷人优秀的乡愁文化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