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协润一龙城一支笔
程协润一龙城一支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55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扳麻雀的趣事

(2024-06-27 15:09:33)
标签:

1.常州孟河

齐梁故里

情感

文化

娱乐

龙年的家乡孟河下了一场大,地上沉了一层厚厚的雪。近十几年来,江南下的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好像看不到我童年时期的那种下大的情景了。但每到家乡下雪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少年时下雪天时扳麻雀的事情可以说说起这小时候扳麻雀的事,就使我记忆犹新,往事不堪回首与历历在目,好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一样

小时候,我家乡孟河的冬天还是蛮的,只要下一般都是很大很厚。那时,我家住在生产队柴场东面的边上,大门直接对着柴场上,当年的农村大家的日子也单调,娱乐活动特别是到了下雪的那几里,除了在雪地里互相打打雪仗堆雪人,就没有其他什么玩的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那下扳麻雀到是充满了一种生活乐趣事,这扳麻雀是捕麻雀一种最好方……

我队里柴场上是扳麻雀的最好场所刚下薄薄雪是不行的,必要等到地上的积雪很厚时才能去扳麻雀,因为,麻雀已经几天没有觅食了,这是麻雀的最佳时机只要在地面扫开一块雪地露出地面,再用一短棒支起大的一面竹蔑筛子,在子下面下一些谷物。然后,将一条长长在这个短棒地面上的那一头,牵着这个短棒头,躲在老方,你可以看到这面子,而麻雀却看不你的人。因为麻雀虽小,也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鸟类,它们常常一群群外出活动,不仅聪明机警而且还非常的好奇心强,如果,你躲的方能让麻雀看到了,麻雀就不飞下来觅食了。这时,你只要麻雀下来到竹筛啄食时,你只要将绳子猛地一拉,瞬间竹筛便将飞下来麻雀统统罩住了,这叫一网打尽,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能飞掉的

童年扳麻雀方法都是跟着我阿哥学来的(哥比我大五岁)。一年的冬天连续下了二至三天的,八点半钟时大队的广播,就通知大队社员,在上午9钟,每家每户派一个人去参加统一的扫,因我哥哥要参加队里的扫工作,我就先叫我哥哥,柴场上的雪扫开一筛子大一点的地方。我就学着我哥哥平时扳麻雀的样子,回家里就把那一面大筛子拿了出来,学着我哥哥的做法,放好筛子后,再在筛子的下面,一些稻壳或砻糠然后,我了一根小棍子,就将这根在这个小棍子在地面上的那一头,小棍子的另一头将支起上的筛子,我就拉住子的另一头,远远地躲在自家半掩半开的大门面。这时,我眼睛一动也不动地死死盯住那面筛子,可是我了好一会儿时间,就没有看见一只麻雀飞下来觅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哦,想起了,刚才了一会儿后,我就看见有一个人从筛子旁边走了过去。麻雀可能看见有人在走动,感到害怕了,所以,就没有飞下来觅食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之一,它是生活在房前屋后或田野附近。但是它是飞不远的,所以,它的活动范围有限的,它飞行时常常需下地休息一下,在地面活动时,主要它的双脚,前后左右上下来去跳跃着移动印象中麻雀应该是怕雪的,它们一般都轻易地落在雪地上。伴生的鸟,冬天其它类是很少见到,只有麻雀几乎天天在低空中,喳喳地叫着飞来飞去。用筛子扳麻雀成功率一般是蛮高的,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成功。    

这种扳麻雀的活是不能性急的,就好比钓鱼需要一定的耐心。不过,我们小孩子最缺的就是耐心。所以,我只好盯着这面筛子,在一次次地等待机会。这时我最讨厌有人路,因为路人过去时,离筛子很近的了,这样就会惊扰到麻雀所以麻雀看见路在走动,它们就害怕也不会飞下来觅食了。

在下了2天的后,麻雀觅食已相当对于能够觅到食物的一地方麻雀都己找遍过了。不一会儿只见几只麻雀,不断在筛子上空飞来飞去看着,通常它们在犹豫后,认为没有什么危险时,就放心地飞了下来。先悄悄停在地面上看一看,然后,就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是在告诉它的同伴没有什么危险了,可以下来想觅食了。先飞下来的几只麻雀就只顾着自己抢了,不会儿又飞来了三四只麻雀,接着空中飞来了一群的麻雀……这时,麻雀都放松了警惕,只顾着自己觅食了。

我一看机会来了,就赶紧屏住气绷住劲,猛地将绳子一拉声响,瞬间这棍子下了,黑压压麻雀都压在了筛子里面,大厦倾倒的样子这群麻雀大约有几十只,它们在筛子里面惊骇、哀鸣、甚至拼命的叫。有的麻雀筛子面里还在拼命扑腾着,因麻雀都是急性子,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筛子里面的麻雀全部昏死过去了。简直使我无法相信,这让高兴的跳了起来,我赶紧从身后拿了一只蛇皮袋,不慌不忙地走到筛子那里,将一只只刚昏死的麻雀,都装进了那只蛇皮袋里拿回家,这些麻雀统统成了我家今天中午盘中的美餐了。

扳麻雀一般在下雪天里,它一种非常乐趣的事情。像我们怎么大年龄的人,都有深刻的记忆。现在,麻雀已成为了国家保护性鸟类了,冬天下雪也很少了。这种在童年时代下雪扳麻雀的情景,现在,我再也无法看到了。所以,孩童年时下雪扳麻雀的情景,也只能永远地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