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思渔
王思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60
  • 关注人气:7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他人,关乎自身安危—《北京青年报》2013/5/28

(2013-05-28 08:07:18)
标签:

王思渔

心理咨询

情感

社会

报纸

分类: 心理学

  近日,18岁少年杀亲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事件的真相水落石出后,社会各界一片哗然,人们很难接受,也不愿意接受,凶案的主谋竟然是家中“幸存”的18岁男孩。这样的家庭悲剧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它确实发生了。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析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给家长们以警示,从而杜绝类似的家庭悲剧再度发生。

  是什么让孩子感觉在家里像一条狗?

  几乎所有人都不明白,口口声声说很爱父亲和姐姐的当事人,为什么会残忍地杀害了他们。是什么让一个18岁少年人间失格?在案件的报道中,我关注到一句话,犯罪少年曾经对别人说过:“他在家里就像一条狗”。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到底受到怎么样的待遇,才使他感觉自己就像家里的一条狗呢?

  狗在主人面前永远是温顺乖巧的,招之即来吼之即去。但是不管狗多么听话,它被主人尊重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有邻居反映说,男孩回家的日子,那个家里总是争吵不断的。如果他考试成绩不好,就会遭到父母和姐姐的训斥。父母要求他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他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

  抛开少年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等其他因素不谈,单说尊重这一条,显然他在家庭中未曾受到尊重。父母给了他更多的爱和照顾,但是却忘记了尊重。忘了尊重他的能力,尊重他的成绩,尊重他对未来的选择。

  不被尊重挫折感出现后,  人心将走向何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了著名的五大需求理论,它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大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从五大需求的排序中,尊重的需求排在比较高层次的需求位置。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只要能够吃饱饭,穿暖衣服,有爸爸妈妈疼爱就会非常开心。但是随着渐渐长大,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一个人有了尊重的需要,却又不被人尊重,不被人肯定,挫折感的产生就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感出现以后,人的心理又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

  用美国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多拉德的挫折-侵犯理论来解释,他说,“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也就是说,挫折产生以后,人们势必会产生侵犯。在预期惩罚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挫折的强度大,侵犯就越有可能发生。

  当然,后人又修正了多拉德的说法,指出当一个人产生挫折时,不会100%产生侵犯,还会出现其他结果。第一种可能是,挫折会使人退缩,比如有些年轻人在单位里不被同事尊重,会愤然辞职;有些孩子因为学习不好,因为经常受到父母批评,而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这都是典型的退缩行为。第二种可能是,挫折会引起人的侵犯情绪。而侵犯情绪会引发两种结果,包括外向侵犯和内向侵犯。内向侵犯诸如自杀、自残等自我伤害行为。而外向侵犯则又会分化成两种,一种是直接侵犯他人的行为,另一种是替代侵犯行为,比如有的人会积极向上,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以期重新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是有的人却会消极悲观,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显然,人遭遇严重挫折后,积极向上的可能只占很小的概率,除此之外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是不理想的结果。

  尊重别人的最大收获是自我安全感的获得

  在当今中国的无数家庭里,青少年虽然被父母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也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孩子却没有得到他们最渴望的来自父母的尊重。即马斯洛五大理论中,人的尊重需求未被满足。

  青少年正处在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阶段。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让他们的内心对于被认同和被尊重的需求特别强烈。因此,一旦遭受来自父母的不尊重和不理解,青少年的挫折情绪会异常强烈。因挫折而愤怒,再由愤怒情绪转向侵犯。虽然这则18岁少年杀亲事件只是个案,但是却值得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深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尊重方式就是沟通。而18岁杀亲少年也曾说,他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很少。当孩子发出了信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却遭到父母的漠视甚至斥责,这其实就形成了社会心理学的沟通结构中的“障碍”。在很多家庭中,青春期的孩子看似乖巧听话,父母下达命令他们统统执行,其实那未必是件好事,因为孩子们在不断感受到挫折。

  思想道德准则里常常要求我们要尊重别人,说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事实上,尊重别人的最大收获不是获得别人的尊重,而是使别人不会因为强烈的挫折感而侵犯于你。当你尊重了别人,别人尊重的需求获得了满足,你也就安全了。因此,请尊重你的孩子、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室友,甚至是路边的乞讨者。

文/王思渔 心理咨询师

此文发表在2013年5月28日《北京青年报》心理解码版头条 

事件回放:

    2013年5月12日凌晨,鹿邑县法院原院长高天峰和女儿在家遇害。警方进一步查证,此案竟是18岁儿子雇凶杀亲。

 

     作者微博:http://weibo.com/1199404680/profile?topnav=1&wvr=5

     支持华藏公益,欢迎购买我的签名本: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w17-8193265159.12.I2MzhQ&id=23073664114&

 http://s8/mw690/477d7688tddbc28510d87&690

  《做内心强大的女人》 2013年4月第二次印刷版上市    爱他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做内心强大的女人

   当当网不定期促销折扣中: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893017

   亚马逊卓越网:http://www.amazon.cn/做内心强大的女人-王思渔/dp/B009SHQ0R8/ref=sr_1_6?ie=UTF8&qid=1364722828&sr=8-6

   京东商城:http://book.jd.com/1111039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