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权this石油开采公司澳洲杂谈 |
最近因为金融危机,许多的朋友关心澳洲的就业问题,于是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不久前,我的澳洲侨报的记者,采访的澳洲25岁的女生-Simone Francis的70份工作的故事。
Simone Francis,来自Marrickville,年仅25岁的她,已经调换过70份工作,有趣的是,每次的离职都是来自Francis自己。也就是我们俗语说的“炒掉了老板”。
Francis曾经做过服务生、电话呼叫中心的接线员等工作,但这些常规的工作,都无法留住她的心。于是,热爱旅游的Francis就边走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20岁那年的夏天,当Francis来到澳洲的一个小岛,一下子被这里的阳光、沙滩、海浪深深吸引了。“当时,我迫切地想要找一份工作,这样就可以在这个小岛上待得更久。”这时,海滩管理机构正在招聘潜水导游,Francis就报名面试了。
成为潜水导游的第一个星期,Francis兴致勃勃。每当她带着游客潜到海底,看到那些美丽的珊瑚,触碰到身边那游动的鱼群,Francis就会感到种莫名的兴奋,她幻想着自己就是一条美人鱼,穿梭在蔚蓝的海洋中,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美丽和自由。但是,当这份工作持续到第三周的时候,Francis有点不耐烦了。这海底的景色虽然美丽,这微风轻拂的阳光沙滩虽然诱人,但是天天就这么呆着,沿着相似的路线带游客到海底游览,非常单调,Francis得职业倦怠症犯了,于是,在工作了一个月之后,Francis辞职了。
之后,Francis决定走得更远一些。这次她离开澳洲,来到了南美洲西北部的厄瓜多尔。在厄瓜多尔旅行的日子,Francis了解到,这里是一个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很多地方都在开采油田。这时,对石油一窍不通的Francis突发奇想,如果能够了解石油的开采过程,了解石油开采工人的生活,这将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体验啊?于是,Francis决定拍一部关于石油开采的纪录片。Francis首先聘用了一名当地的向导,她请这位向导协助她联络当地的石油开采公司,寻找同意她拍摄记录片的公司。终于,Francis在当地一家非盈利机构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样一个公司。
“最初,他们并不相信我能完成那样的事情。拍摄石油开采,以及石油工人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我还是做到了。”Francis如是说。
Francis先了解了石油开采的整个过程,然后她制订好拍摄计划,在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配合下,每天到石油开采的现场进行拍摄,甚至参与简单的劳作。下班之后,她还走访石油开采工的家庭,跟大人们一起吃饭,跟孩子们一起游玩,了解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就这样,在结束拍摄之后,Francis心满意足地返回澳洲。“这段时间对我来说,虽然很短暂,但却超乎想象的丰富。我想这正是我的生命所追寻的,不断去经历,去体验。”Francis说,“这部纪录片很让我为自己骄傲。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这种信心的鼓励下,Francis成立了一个Nomadic Hands(流浪之手)的组织,致力于提高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人权和动物福利的认知。“我喜欢旅游,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我了解到,在我们以为人权本天赋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人却还根本不知道人权是什么。”Francis不仅仅关注人的权利,她还把这份关注延伸到动物的身上。目前,Francis成立的Nomadic Hands已经通过网络,结交了很多关注人权和动物权利的热心人。特别是跟许多公益组织建立了联系,通过捐赠、提供服务等各种方式救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生命。
“为什么要去做你不喜欢的工作?为什么大家都要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Francis说道:“我过去也这样做,但我想见鬼吧,我为什么要对我讨厌的工作从一而终?”
报纸上有心理学家说,像Francis这样的一代人,被称为Y一代,即选择性的一代,未来的一代。他们的人生不断出于各种各样的选择变换之中。我不知道这样判断是出于怎样的依据,但我感到,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想法生活。而多一点的经历,对年轻人来说,也是好事。不过,Francis最幸运的是,她生活在澳洲这样一个支持人们去梦想的国度。虽然Francis曾做过70份工作,但由于都是短期工作,在没有工作时,政府一直都向她发放生活救济金,使她可以无所顾虑地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呀飞。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想要去实现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都能像Francis那样,跟随着自己的心,自由地、不停地、无畏地去选择呢?
郑重申明
8月1日,有人开出了一个“金凯平爱心工作室的博客”,现我向大家郑重申明:
1、该博客不是我的;
2、该博客没有得到我的任何授权支持;
3、该博客与我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该博客所发起或举办的一切事宜均与我无关,如有不当,责任自负,感谢关心我的博友对我博客的支持和关注。
金凯平 2009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