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新西兰美术展览中,一位日本籍收藏家在一副中国画前情不自禁鞠了三个躬,随后,他花高价买下这幅画。这幅画的名字叫《国风》。而它的作者-曹俊,作为一个著名的中国画家,曾经在新西兰几乎走投无路。
这个故事挺有趣,电视里采访到这位传奇人员的时候,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
曹俊,画家,1966年出生于江苏姜堰,如今生活在新西兰,被称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其实儿时,我就喜欢涂涂画画,但爸爸妈妈常常为了这个忧心忡忡。因为在他们眼里,画画怎么看都不是一件有前途的事情。”曹俊如是说。
但是曹俊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反对而放弃画画,他利用闲暇时间,亲临泰山摩崖碑刻,精研书学史论,并且也参加汉墓的考古发掘,前后发表诗词、散文及考古论文20余万字。
1993年,他怀抱着为自己的艺术风格打开另一扇窗的梦想来到新西兰,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顺遂。妻子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而他却无人问津,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男人的自信丧失,他感到靠妻子养着的日子是太难、太漫长了。他有时想放弃当画家的理想,去工厂干苦力,他有时想回国,再操旧业。他常常彷徨在奥克兰的街头很多个小时,自己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这种无助和彷徨,我在初到澳洲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我相信很多初到异国的游子,都曾经有过。而,曹俊,照现在看来,他应该算是事业成功了。所以我更有兴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的发展。
曹俊在采访中娓娓道来他的经历。在一段迷茫的日子之后,他重新拿起了他的画笔,也就在那时,他又仿佛找到了自我,也感悟到了未来的方向。
再后来,于是就有了这篇博客开头的那一幕。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偶然的奇迹,也或许觉得曹俊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天才。但是,让我更注意到的,是他过去种种的积累和付出。我自己也曾经落魄过,所以我更明白要从一个走投无路的状况获得后来的成功这其中有多少的艰辛和痛苦,真是太难太难了。有一个画家朋友曾经告诉我,成功的画作,都是血与泪堆成的。
说一句大俗话:一个偶然的机会,是由众多必然的条件构成的。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知识,扎实而独得的绘画功底,这些都是曹俊日后实现梦想的硬件,而他的勇气和执着便是他取得成功的软件。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于是在机会到来的时候便能够一展伸手。
曹俊的奇迹让我兴奋,为他庆贺,曹俊好样的,中国画家好样的,中国人好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