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怕啊,两天墨尔本市就从行人那里收入了$188,000澳币,还让不让人走路了?”
就在我来到墨尔本的办公室的当口,我听到家住墨尔本市区的员工,Mary的抱怨。由于澳大利亚西式风格的生活习惯,所以我公司员工基本上都住在Suburb(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只有Mary
和
Chris在市中心居住,每天早上当其他员工抱怨说公共交通的问题的时候,她们两个人总是非常骄傲的,因为她们都只用步行就可以到达公司了。所以说Mary的抱怨到真让我起了好奇心。打听之下,原来是:墨尔本警察的“不要向前冲”的突击行动引起的。
在过去的12月里,墨尔本市区就发生了近233起与行人创红绿灯有关的交通事故,其中56%是行人的过错。屡禁不止后,一直被认为是“无所事事”的墨尔本区警察局突然开始了一个名为“不要向前冲“的突击行动,其中一项就是:对闯红灯的行人,开具57元澳币的罚单,整个突击活动为期五天。仅仅在前两天之内,就有3300多个无视“停止过马路”信号灯和越线行走的行人被正式警告和进行现金罚款。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诸如‘我晚了’ 或‘其它人都在过马路’之类的不能作为借口”代理警察局长波特吉先生(Paul
Pottage)表示:这样严厉执行这个突击行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减少墨尔本市中心区行人的冒险举动。
不过警察局这次“雷厉风行”的突击行动,大多数澳洲人给出的评论是:Surprise(惊奇,惊讶)!这其中一方面自然是惊奇于对这么多闯红灯者的罚款,另外一方面则是对警察本身的惊奇,很多人开玩笑说:“无所事事“的澳洲警察好像终于找到了一件”正经事“做做。
其实大众对警察产生这样的“印象”是和澳洲人文有密切关系的。因为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人们居住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同区(比如白人区,华人区,黑人区或者以国籍而定)而居,同时由于澳洲是一个法制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且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国家,社会贫富差距小矛盾少,所以大多数居民都奉公守法,严格遵循法律法规。
同时澳洲警察实行的是轮班制度,在空余时间可以做兼职。每年都有数千名警察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从事教师、邮差、泊车员、消防员和病虫害防治员等兼职工作。甚至在新南威尔士州曾有1962名警察获准从事一份以上的兼职工作,据说最受欢迎的工作是国际邮差。
正是这种宽松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澳洲警察现在的形象:严肃,和蔼,可爱,但是办事的速度也是相当的慢。曾在一个新闻中看到:澳大利亚某著名大学的学生罢课抗议学费上涨时,记者采访其中一位维持秩序的警官,而正在此时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滔滔不绝讲话的警察身后,正对着镜头嬉笑的人群中有一个女孩突然伸手掳掉了他的帽子,并远远的跑开!这位正在讲话的将官若无其事回头看看,弯腰拣起了帽子,重新戴上,然后继续接受采访。而有居民报案时(日常性的小案件),一般警察来的都比较晚,所以很多人有急事都会改报火警。
也许见惯了平日散漫而可爱的警察形象,这次在突击行动中表现出的高密度,高效率和快速反应,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人们看上去并不明白,他们每次红灯时或在车之间穿过马路时都会冒生命的危险”代理警察局长波特吉先生再次解释了这次行动的原因:“我们会继续将目标放在行人行为上,直到人们获得了讯息,被看到做着错事的任何人都会被付款”
……
不过,我想社会交通秩序的维护,不能仅靠警察的强力维护,而应该是让人们能够明白:交通维护的不仅仅是秩序还有每个人的人身安全,从而以身作则,见“红灯”而止,“绿灯”而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