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洲闹粮荒?!

(2008-07-01 18:38:16)
标签:

粮食

节约

杂谈

                     澳洲闹粮荒?!

                             (图片来源:百度)

 

    渐入7月,墨尔本初冬的第一股冷空气来袭。不知为何,今年这股突如其来的干燥风寒让人格外不适,整个城市都好像特别的阴冷。在花园里再呆一会儿,恐怕就要感冒了,快步回到客厅,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打开桌上的报纸。

 

   “澳洲粮价影响世界粮价”——澳大利亚南部一座南半球最大的碾米厂停工三个月后,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开端限制食米出口、抢购食米风潮从菲律宾吹到香港,甚至传染到美国超市,从埃及、海地、泰国到意大利都爆发街头动乱,抗议米价高涨。

 

    ……

 

    看完报道,尽管手捧着茶杯,一阵阵的凉意还是从窗外渗了进来。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一个成年人以能吃到白白的米饭为最大的满足。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日渐充溢,粮食渐渐从我们的餐桌上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猪肉,鸡肉,牛肉等高蛋白的肉制品,表面上看好像粮食的直接消费越来越少,但因为生产肉制品需要大量粮食做牲畜的饲料,换算下来,实际消费粮食的量已经远远多于从前。

 

    尤其是到了以能源为保障的经济时代,现在的粮食已不单单作为一种单纯的生活资料,而成为多方面综合使用的能源物质,米贱农伤的时代已经结束,米价攀升已是大势所趋!

 

    前些日子与杂货铺的老王闲聊时,他就告诉我说,最近他铺子里的米价几乎翻了一番。

 

“泰国香米我根本都进不到,这边都断货了!澳洲本地的米价格也翻了个个!……现在这个面粉,玉米什么的也都在涨价!再这么涨下去,有人就要挨饿了!”

……

 

    确实如此,非洲几个国家如尼日尔、科摩罗以及利比亚等地已经出现大面积的粮荒危机,而澳洲食品的价格近日随着天寒地冻坏天气的来临一步步向上攀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粮价短缺,油价上涨造成的。油价对经济的影响由来已久,粮价暴涨形势莫不是也如猛虎般,看来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大风暴了!

 

    不过,想想这也难怪:澳洲持续六年的干旱,慢慢改变了很多核心农业区的模式,很多农民不得已改种其他较为耐旱的作物。素有澳洲「粮仓」之称的默里-达令河盆地(位於澳洲东南部)其农产量占澳洲总农产值的41%,稻米的产量由原本的160万吨大幅减至目前的10.6万吨。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粮价,稻米等粮食出口量的锐减,澳洲已不能参与协助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而此时为了应对粮价一路攀升的危机,泰国,越南等东南亚稻米出口国开始收缩粮食出口量,菲律宾等稻米进口国为增加储备正在加紧进口大米。这样一紧一收,粮食短缺问题日益紧张,全球稻米的价格跟着一路飙升!

 

    据了解,全球粮价飙升的原因除了如澳洲连年天旱、美国产米区下濠雨,以及部分谷物出口国的气候转变,使粮食产量锐减等自然灾害的因素,以下几个也是重要的原因:

1.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发生物燃料,使谷物需求激增,成为推高粮价最主要的导火线。

2.流动资金过剩及金融危机转嫁风险的选择,粮食成为被炒作或避险的对象,投机活动炽热使得“粮食金融化”

3.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变成消耗肉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而肉类生产需要大量谷物喂饲牲畜),饮食结构引发的危机。

诸如:油价居高影响化肥原料,农资运输等农业综合成本的上升;商人囤积居奇;产地限制出口等这些相关因素的冲击。

 

    再者另一个重要的人为原因:粮食浪费!全球范围内的浪费现象绝非小事。如菲律宾一项农业部的调查显示,菲律宾每人每天平均浪费大米14克,全国每天浪费的大米价值52.8万美元。如果节省这些粮食,该国每年的大米进口量可以下降37%。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浪费现象的情况更令人堪忧:仅02的一次调查显示,国内就倒掉约600万人民币的剩饭剩菜;高校食堂,饭店等粮食浪费高危区的数据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解析粮价飙升的原因,不难发现,根源是资源利用不合理,这与个人对资源消费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作为一种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生产之外合理利用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关键点。

 

   此时想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他堪称中国真正的首富,因为他把财富——高产粮,奉献给了全世界,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不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我们此刻是否也能做些什么?

 

   气候,原油以及饮食结构等,是一项大的工程,需要时间来不断的协调和调整。但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不浪费餐桌上的每一粒粮食,却是我们个人能立竿见影做到的小事。

 

   21世纪面临粮食,原油,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大而难的挑战,正视和面对它,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从吃饭态度开始,重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传统美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