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维多利亚大学校长和墨尔本领馆领事)
(图片说明:留学生们用点燃的蜡烛拼“5·12四川”)
晚上六点,秋末清冷的墨尔本已渐入暮色,而在VICTORIA
UNIVERSITY募捐现场,人却越来越多。
“张妈妈,一位已逾80高龄的老华人,颤颤巍巍出现在我们面前,她说她不懂英语,
但她认识地名,知道怎么坐火车。她不要儿子陪同,执意要亲自到现场,一个人从Glen
Waverly(墨尔本东南方向的一个区)花了1个多小时转了两趟车到达了这里,捐出了自己一个星期的生活费:100澳元。”
陆陆续续不停有留学生走向捐款箱,20,50,100,200澳元不等的数额,他们捐出了自己一星期甚至是半个月的费用。
还有......

越来越多的人走到募捐台前。
来来往往的人穿梭在课室狭小的廊间,不拥挤、不喧闹,大家只是安静地往捐款箱内放下一份沉甸甸的心意,再平静地折回座位。

(义演捐助讲堂)
一场为“四川地震义演募捐及为罹难同胞悼念全球同步进行的追思会”正在进行着。
时间:
5月21日晚上8点
地点:VICTORIA
UNIVERSITY(维多利亚大学)Footscray校区
M座OO1号大讲堂
活动是由墨尔本领馆,华联会,3CW中文广播电台等几个华人团体及澳洲梦青年俱乐部等留学生团体共同组织举办,希望能为彼岸的亲人做些事情。维多利亚大学因在校川籍留学生比较多,成为此次追思会的主会场。
校长和领馆领事一起点燃了手中的蜡烛,沉痛悼念地震中死难的人们,校长说,“虽然他不是中国人,但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生命是平等的,为死难者逝去的悲痛心情是一样的,对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受难者的关怀和爱是一样的! ”
校长表示积极支持捐款追思活动!会场大屏幕上开始循环播放着从网上摘录的灾区照片,很多人一边看一边流泪。学生们用手中点燃的蜡烛,拼出“5·12
四川”的字样,紧接着烛光追思会义演演出开始了。



虽是晚会,却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讲堂一角的空区;没有炫目的灯光,只有跳动的烛光;更没有精良的音响设备,唯有一架古筝,一把吉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尔本总领事梁梳根先生向大家通报墨尔本总数达40万澳币的第一批捐款已经如数汇往国内救灾;在维多利亚大学校长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中国赈灾活动的发言后,舞台上的义演拉开了序幕。
一首《爱的奉献》轻轻喝起,演绎歌曲的演员不是一位靓丽的专业歌唱家,而是一位双眼噙着泪水慈祥的老阿姨,给她吉他伴奏的是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约摸60多岁的老先生。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 ”
平和的旋律中,讲堂下,每一个人的嘴唇都不自觉地轻轻动着,随着节奏轻拍着手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身着素白上衣,20位中国学生哽咽中用心朗诵着一首为死难同胞痛心的长诗。

一位旅居墨尔本的导演声音颤抖着与大家讲述着地震中的故事: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为襁褓中的孩子撑出一片小小的天空,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
母亲死了,孩子活着!襁褓里的手机上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老导演声音越发颤抖,而他的对面是早已泪流满面的全场人员。
就这样,简单的舞台,简单的烛光,简单的演出,但在现场引起的共鸣却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个光鲜亮丽的舞台,不亚于任何一场精心策划的晚会。
……
我们远隔重洋,我们只能默默地尽我们的能力为灾难中受苦的人们做些事情。
墨尔本总领馆为地震中的遇难者专门设置了悼念灵堂,许多澳洲政府士绅名流都前往悼念!
澳洲各地华人社团、学校都默默地行动着,募捐、追思。
看到墨尔本乃至整个澳洲,数十万华人悲痛地渡过一日又一日。我想我们和祖国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的心却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一起悲痛,我们一起流泪,我们一起坚强,我们共同建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