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叔叔,新年快乐!我是陶陶,去年就说今天要给你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呵呵,我的礼物就发在您的邮箱里!”
夜幕,刚刚回到家,电话铃声响起!
有中国名字的陶陶,其实是澳洲人,他对中国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上次我回国的时候给他带了一些很特别的有中国文化的工艺品,所以他说要送我一份特别“中国年”的礼物。
放好手中的东西,心想陶陶这个孩子还真是可爱,说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都一年前的事情了,我都快忘记了,陶陶却还记得这么清楚,除夕之夜打电话要我收礼物。呵呵,在邮箱里应该是一封祝福信或者一张电子贺卡吧,陶陶会写些什么给我呢?
打开邮件后,正文部分:“金叔叔祝您全家新年快乐,这份礼物你和家人一起分享吧,呵呵,礼物在附件里,您打开看看吧!陶陶敬上……”点击邮件的附件,不过网速实在有点慢,看来这份礼物的容量蛮大的啊,呵呵,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等待着,大约五六分钟后,附件才打开——原来是一段音频文件,不过看起来好像很漂亮!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最隆重盛大的日子就是春节,而春节前一天的晚上也很特别这就是除夕。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年饭桌上的“鱼”是不能吃完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这也是中国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拿到家长发的“压岁钱”!家家户户要张贴春联和门神,然后一起守岁到凌晨。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众多的故事中有一个是最有趣的:很久远的时候,“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生性凶残,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吃人,出没的时间都是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天快亮之时,它们才返回山林去。人们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因为凶吉未卜,所以这一夜的晚餐置办得很丰盛,除了全家人要围在一起吃饭表示和睦团圆外,还要在这之前供祭祖先,以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围坐在一起聊天壮胆。慢慢的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
优美的音乐做背景,一段抑扬顿挫的文字配合图片,为我和家人介绍了一番“中国年”的由来。
“爸爸,我们的中国年还是很有历史的啊!”儿子一幅自豪的神情。
“恩,那是当然!中华五千年的故事当然不能小看啦!”女儿嘟嘟嘴补充弟弟的话。
我们是地道的中国人,对中国年的了解当然不少,但在新年里以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文字性的东西,还觉得很有意思,饶有兴致的看下去,文字完了之后,还有一段视频。
“这是陶陶哥哥自个儿拍的吧,爸爸?!”儿子看到视频里陶陶的照片笑着问我。
“呵呵,前两个月你陶陶哥哥和他几个同学去了国内旅游,没想到还拍了录像啊!”回应着儿子的小问题。
随着震天动地的锣鼓声画面中有几个穿着鲜艳衣服的小伙子正踩着高跷,耍着扇子,喜气洋洋的扭秧歌,锣鼓队跟在后面,还有几只彩莲船正晃悠悠的摇着步子,围观的人们笑着说着,有的还拿着手机拍照……
看到这里我也想起了小时候在常州过新年的情景——要打扫并整理房间、准备过年的肉食和蔬菜、还要祭灶,一起吃年夜饭、通宵不睡的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和一帮欢天喜地的孩子地去放鞭炮!初一早上,家里的老人都会去寺庙里烧香拜佛许愿,希望新的一年里和福安康!我们就跟着一起去逛庙会,吃一些过节时候的才有的特色小吃,时不时的还会发现一些稀奇好玩的东西,类似于会动的人偶,彩色风车或一些需要上弦的能动的玩具,这些传统又新奇玩意儿很抢眼,一路走一路看,很有意思,回家的时候往往也能淘上一两件自己极其喜欢的!……
“爸爸,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看踩高跷的啊?!”盯着画面活泼的儿子忍不住说了一句。
我也从记忆中走回来,其实虽在澳洲过了20多年,心中的年还是依旧模样,看着眼前的画面,这种乡土气息就更浓厚了。记忆中的春节虽然有些陈旧的意味,甚至没有现在吃穿的好,却很让人怀念!
在外确实是无法真实的感受到国内新年的气氛,和孩子们一起看着这些简单的新年画面,我感到很高兴,觉得心里有一种温暖!
新年伊始、万物开始复苏,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总记得小时候的鞭炮声,感觉这个世界都在鞭炮声中热闹着,欢笑着,那种景象和声音很壮观!这一天,从小孩到老人都充满期待!大家都很兴奋,张灯结彩,对贴春联,盼望压岁钱和新年糖果的过节劲头让我难以忘怀,这种了然于心的快乐,让我的童年记忆多了很多色彩多了很多的希望!
听国内的朋友说这几年,在国内“年的味道”已经不是很浓了,尤其对孩子和年轻人,可能平时吃穿都很好,生活中对新年物质改变的盼望已经渐渐淡去,大家更喜欢追求新鲜新潮的东西,很多城市把新年的习俗原汁原味的搬到了新年旅游文化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更多不同地域特色的春节文化!
流淌在血液里青春的希望和对古老传统文化的纪念这就是新年对我们新的意义!这一天,放下生活和思想中的辛劳,和家人团圆、朋友相聚会成为你期待的一个特别时刻!新年来到了,衷心祝愿所有的博友将健康快乐幸福;希望海内外的朋友们健康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