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澳洲梦 |
为了合作出书,我和Breth教授一连见了四次面,我提出一系列方案,详细说明合作出版一本有关中国贸易的书的事宜。有了这本书,我才可以在澳洲的经济界、学术界、企业界有立足的资本,以及快速奔向未来的基础。但是,对于他来说,和我合作写一本书却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他是澳洲经济学专家和学者,他已经出版了多本经济学专著,再出一本或者是不出是无所谓的;何况他还不了解我,不愿冒险和我合作写一本他所不熟悉的专著。我要让他相信我,还要让他见到好处。我给自己下的评语是,我目前在墨尔本可以说是无人能取代的。我还特别强调,我们合作撰写《中国贸易指南》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澳洲人也想更多地了解中国,要和中国做生意,这将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作品……最后,我强调说,我们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他有威望,而且熟悉出版社的情况;我则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几次谈话,他有些动心了。最后,我拿出介绍中国中小企业经济情况的英文书稿,那是当时为澳洲的经济类报刊写的,其中的几篇已经在《金融综述》发表过。这些书稿证实了我的能力和诚意,他基本上同意了。
没想到刚刚说服他,新的问题又来了——他现在比较忙,要过几个月再说。我可是一天都不能等的。我只有三个月的签证,而且已经过去一周了!
最后一次商谈,我做出最大让步,把版税全部给Breth教授。尽管按常理我们应该有一个五五分配方案;可为了吸引他尽快和我达成合作协议,我宁可牺牲经济利益。对于我来说,生活迫切需要钱,但我认同中国的古老哲理“舍得”,我更需要获得澳洲主流社会的承认以及建立一个社会知名度。
另外,在署名问题上我也主动做出让步——他在前,我在后。就这样,在我到达澳洲的第十四天,终于和Breth教授达成协议,我执笔,他润色并最后定稿,我们联合创作出版《中国贸易指南》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