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2008-02-17 20:45:36)
标签:

汽车

加拿大

国际车展

概念车

分类: 加拿大文化
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Canadian International Autoshow)已于本周五(2008年2月15日)开幕,该展会历时10天,将于2月24日结束。本次车展在在大多市会议中心(Metro Toronto Convention Centre)的北楼和南楼以及Rogers Center举行,展览场地达85万平方呎,总共上千辆新车参展,十几个世界著名的厂家参展。

 

本次车展亮相了不少展现未来科技的Concept 概念车,加国生活网的记者特地找到了这些概念车,拍摄了照片,在此,与大家一起领略部分概念车的风采。


一、TOYOTA 丰田

Toyota Hybrid X Concept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丰田这次又带来了最新的混合动力概念车——Hybird X Concept。该车采用顶部大幅度玻璃天窗,车座采用前后开形式,同时内外的支柱结构形成了X字型,这也是其名字的来由。X系列概念车以环保考虑作为主要诉求:设计师以CFRP碳纤强化树脂打造车身材质,CFRP拥有质轻、坚韧的特性,为该车塑造出420公斤的轻盈体态;车室空间和Prius相仿,但车重却仅有Prius的1/3;而动力系统方面,采用FFV弹性燃料引擎,搭配Plug-in插电式动力模式;能以外部电源进行充电,以达到长效、远距离的电力续航力,同时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也可有效降低。同时,内置的可调式座椅,电脑智能系统,展现了新一代丰田混合动力车的未来走向。

 

Toyota Canada's i-REAL Personal Mobility Electric Concept 新一代单人移动载具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此次车展Toyota带来的i-REAL概念车。采用三轮配置,在低速驾驶时i-REAL将轴距缩短、车身拉高,使其视野高度与行人相当,同时轻巧的体积也让i-REAL拥有极佳的机动性。而在需要快速移动时,i-REAL则将轴距拉长、车身降低以利高速行驶。为了提升驾驶和周遭行人的安全保障,原厂为i-REAL搭载了车身周围感应器,当感应即将发生碰撞之时,i-REAL会以声响和震动的方式警示驾驶;同时车身也会以柔和的灯光和声响提示周遭行人,以避免可能发生之意外。

 

二、BMW 宝马


在BMW展台,最受瞩目的新车莫过于BMW Concept X6。比较特别的是BMW并非只有普通汽油引擎的X6,还把搭载了混合动力引擎的BMW Concept X6 Hybrid概念车带来同时展出。

BMW X6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Concept X6採用与X5类似的头灯组和大型双肾水箱护罩,立即展现出车型的第一印象。全新设计的保险杠造型则和X5有明显区别:加大面积的左右进气口将雾灯整合其中。迥异的车顶线条成为Concept X6的最大特征。为了强调Sports Activity Coupé的全新定义,Concept X6的C柱和D柱几乎连成一线,但在车身腰线以下,又是不折不扣的SAV底子;倾斜的车顶线条延伸到尾部,将Concept X6的车尾线条整体压缩,展现出较X5更为精巧迅捷的态势。X6还搭载了全世界第一套Dynamic Performance Control系统,以强化X6在行车稳定性和操控精准性上的表现。此外,新车还配备了电子控制的xDrive AWD系统,并作为标准配置以分配前后车轴之间的驱动力。

BMW X6 Hybrid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该车配备BMW、GM和Chrysler联合开发的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四驱车,动力系统将采用由两个马达和两个行星齿轮机构构成的混合动力变速箱。

 


三、Volvo 沃尔沃

Volvo XC60 Concept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此次亮相的瑞典Volvo公司研制的Volvo XC60 Concept概念车,具有相当前卫的设计风格,此款概念车是由Volvo设计团队所独立打造完成,除了沿袭XC系列的多功能车系造型外,独特的楔形流线外观,以及精雕细琢的侧翼设计,大胆且新颖的元素结合,让XC60随时保持蓄势待发的动感姿态。全景式天窗设计,辅以特殊Y型支柱设计,它所兼具的双门跑车造型增添性感魅力。两段式后挡玻璃,可单独开启下半部的尾门,让车主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装卸大量的物品。

 

四、Ford 福特

|
Ford Interceptor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Ford Interceptor Concept,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然而身为野马跑车的四门版本,它在造型上倒与传统双门跑车大相径庭。该车拥有5米多的车身长度,不但营造出一贯气派磅礡的美式豪华精神,更展现出宽敞的空间表现;而为了延续野马在老美车迷中的经典性能地位,Interceptor Concept搭载了以4.6升引擎衍生而来的5.0升Cammer引擎,采用E85酒精燃料,可输出400hp最大马力。

Ford Airstream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第一眼看到Ford Airstream 概念车时,以为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其具有太空时代和前瞻性的外型设计可是此次车展的一大亮点。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Ford设计了此款使用多种燃料的概念车,除了使用电力,还包括氢气和插电式hybrid系统。HySeries动力系统,主要零件是一组电池和精巧的燃料电池系统,后者的主要功用是在需要时为电池组充电,延常使用的时间和行驶距离。此款概念车可以单靠电池行驶25哩,电池消耗量约为40%,然后车上的燃料电池系统就会开始运作,为电池组进行充电。有了环保节能的燃料电池帮助,Airstream可再行驶280哩,总行驶距离提高至305哩,最高时速为85mph。


五、Mazda 马自达


Mazda Furai Concept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这款车的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风籁”,一看一听就知道这是一款跑车型的概念车。据了解,该车是以美国勒芒系列赛(ALMS P2级别)的参赛车辆为原型开发而成的,采用“Courage C65”赛车底盘,同时配备了带有三个转子的发动机。在动力方面选择附有3转子的Wankel引擎,能产生453hp的最大马力,引擎以英国BP石油公司所制造的E100纯酒精为燃料,成为一辆真正高性能零污染赛车。

 

六、Murcielago LP640 Coupe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世界著名超级跑车制造商Lamborghini为此次车展带来了Murcilago LP640 Coupe概念车,Murcielago的名字来自一头具有传奇色彩的斗牛。作为Lamborghini的顶级车型,Murcielago LP640配备了经过重新改动和调校的动力系统,拥有640马力的6.5升V12发动机,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仅为3.4秒,极速接近320km/h。

 

Concept S

 

http://www.life416.com/images/stories/customerupload/concept%20s.jpg 

Lamborghini推出的Concept S具有超级敞篷跑车的风采。它以现行的Gallardo为基础,整个造型设计灵感则来自昔日经典的单座赛车,以往单座跑车上并没有一般的前挡风玻璃,靠的是导流设计将气流引导越过驾驶者头部上方,Concept S 同样将座舱划分为左右两单座区域,座位后方也分别设有导流口,以导引气流通过中置引擎提高散热效率。车上还配有可电动折叠调整的中央后视镜,让驾驶者能够观察后方。


Gallardo Supperleggera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Lamborghini推出的Gallardo Supperleggera跑车,装有523马力的V10发动机,每一挡都蕴含着巨大能量,让跑车拥有如飞机一样的加速感。在Park 直道末端时,可达到208 公里/小时的高速,而它的强大制动能力可以确保其及时减速。

 

七、Pontiac Solstice SD 290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Pontiac Solstice SD 290这款车采用左驾设计,引擎经2.0升增压后拥有290匹的马力,搭配上19英吋多幅式轮圈,碳纤维的前下巴,显得很有霸气,气质感也很超优。该车还配置了全新的Club Sport Z0K悬吊系统,使得操控十分灵敏,底盘也更加低沉,驾驶舱也设计得十分简洁。

 

八、KIA 韩国起亚


KIA Soul Concept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KIA KUE Concept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从2008年加拿大国际汽车展领略“概念车”风采(组图)

 

(待续)

 

作者:stella

未经作者同意,本文其它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复制采用,违者必究。

本文中部分资料来自于记者采访和通过网络收集,谨向资料提供者致谢。本文提供的参数资料仅供博友参考,亦以生产厂正式发布的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