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热点娱乐现实纪录文化杂谈 |
分类: 文化乱谭 |
评赵本山的愚乐崇拜
不出所料,我们“被满意”后赵本山的小品再次被央视授予“最受观众喜爱的”一等奖。至此,赵本山已经获得自他横行“春晚”二十年来的“八冠王”。
应该祝贺赵本山,还是应该批评央视?
从全国的范围来说,赵本山的小品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南方观众大多不喜欢他,其实现在北方的观众中也有相当多的人开始不喜欢他。不喜欢,并不是因为他满口的东北大酸菜味的“疙瘩话”,而是他把央视的“春晚”变成了“愚乐”舞台。之所以说是“愚乐”,是因为他的小品大多是拿弱势群体的生理缺欠开玩笑的。有人说,他的小品体现了东北文化的幽默和机智,他把“二人转”这个民间艺术从炕头地头转到了首都北京的大雅之堂,这就是能耐。这些人甚至还上升到理论上,说只有“大俗才能够大雅”,那意思是说赵本山的俗就是雅,赵本山的愚就是娱,赵本山的忽悠就是聪明等等。赵本山自己亦便在这种气氛下极度膨胀起来。招徒弟、建围子,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本山传媒”帝国。在他策划的“刘老根大舞台”上几乎已经很少整场上演“二人转”,大多成了综合晚会,类似小沈阳那种“跑偏”了的打扮、说口,以及类似鼻子吹琐呐等绝技也跟头把式地火暴上演。“二人转”表现不了自己了,便向影视进军,一部接一部电视剧还没拍呢就定下来要上央视哪一套,而且说一不二。终于,出事了。他的徒弟穿着特大号的肥裤子在元霄晚会上的低俗表演,被央视的工作人员当场请下台时,全国人民都看到赵本山发飚了。他一发飚,央视就傻眼了。他在国内可以发飚,到国外就傻眼了。赵本山到美国巡演时,便遭到了华人华侨无情的炮轰。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小品品位不高,拿着弱势群体的生理缺陷开涮。
赵本山也跑偏了。
然而央视却已经离不开他。赵本山非常感谢央视的知遇之恩,所以哪怕是得了肺炎得了脑血栓,也要冒死上“春晚”。央视指着他拉观众捞广告,赵本山也指着央视的“春晚”把徒弟一个一个的推出来,扩势力占市场。小沈阳的例子再明显也不过了。穿着打扮不男不女的“跑偏”之后,便借着蹿升起来的人气到全国各地走穴,一年下来便为“本山传媒”赚了一个多亿。赵本山自然看到了央视的“广告效应”,今年便死活也要把小沈阳再带上,并且再推出一个王小利来。他开始为自己的“集团”利益和以后的发展布局了,而且是利用央视这个国家品牌、国家资源名正言顺的这样做。今年的“春晚”刚刚落幕,短信和微博便已经满天飞的说看的不是“春晚”而是广告了。这哪里还是正常的艺术呢?
从爱护他出发奉劝一下:赵本山,你的“愚乐”崇拜应当划一个休止符,好好总结一下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