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贺岁片看中国美两国的思维现状

(2010-01-22 05:49:21)
标签:

现实纪录

影视创作

电影市场

艺术欣赏

文化

校园

随笔

杂谈

分类: 文化乱谭

从贺岁片

看中美两国的思维现状

贺岁片演过大半。不过,从题材选择上越看越觉得它反映了目前中美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电影技术上的,也不是电影艺术上的,而是创新意识上的。这就是两国的思维现状.

美国的贺岁大片的题材:向前看。

中国的贺岁大片的题材:向后看。

因为向前看,所以在我们的贺岁季上映的美国大片《阿凡达》、《第九区》、《2012》等等,几乎都是一种向前看的创作取向,外星人、宇外世界带来了影片高科技的表现形式,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所向披糜的冲击力。尽管美国的国势现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困难,可是它的重要经济支柱电影业却依旧强劲有力。这反映了他们在不断的求新求变求进步的社会思维动态。

因为向后看,所以我们自己拍的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花木兰》、《十月围城》、《剌陵》、《苏乞儿》、《风云2》、《锦衣卫》等等等等,保持的便都是一种复古的倾向。让我们骄傲的永远是中华武术、四大发明和“忠孝节义”的道德传承。联想起这些年我们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和关于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的激烈争论,对于什么是复兴,到底复兴什么一直在徘徊和迷茫之间踟蹰。这从刚刚有些复苏的电影业上便可以看出取向来。因为中国电影业目前的投资来源就是强劲的企业家们。

在题材上,是因为美国的历史短,才只有200年,所以它才向前看?或者说是因为我们有5000年的攸久历史,文化积淀太厚,有着无限丰厚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才向后看?全然不是。是因为美国的科技发达,所以它有资本向前看,而我们没有那么高度发达的科技,所以只好向后看?也不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造成今年的贺岁片的题材取向上中美两国出现了那么强烈的反差呢?我觉得就是因为“创新”两个字。我们缺乏向前冲的一种创新精神和想象力,这种缺乏表现在制造业上,是只有“中国制造”而很少有“中国创造”。这种缺乏表现在电影创作上便是我们向后看,钻进历史故纸堆中去找题材、挖故事,而不敢做也不敢想去创造像美国同行特别是像卡梅隆那样的业绩。这才是本质。

创新与创造,在电影上题材上就这样出现了差异。

我并非反对电影表现历史类的题材。我的意思是,振奋起来向前看吧。创新创新再创新!这才是电影的生命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