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视创作侃电影娱乐艺术文化休闲校园随笔 |
分类: 电影世界 |
台湾的新现实主义
我看《不能没有你》
这部片子刚刚获得金马奖最隹剧情片。
在彩色片一统天下的电影圈里,它采用了黑白片来表现自己的故事。看完全片,就体会到了用黑白片来表现这个剧情真是导演绝隹的决定,因为它非常符合剧情的氛围。
影片的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情节并不复杂,说的是一个从事非法“水鬼”工种的人跟女儿相依为命的生活在岸边码头的仓库里。贫穷的生活并没有难倒他们,然而到了年龄该上学的女儿却因为没有户口而成了黑人。“水鬼”于是为女儿落户四处奔走,一级一级的机构找下来,却都因为“规定”、“制度”和工作人员很负责任的冷漠而碰壁。最后他不得不以极端行为的“跳桥”相威胁以引起社会的注意。结果,女儿被“政府”机构收走,寄养在别人家里,也上了学。“水鬼”一直在四处奔走寻找自己的女儿。这是一个社会故事。被导演以“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制作出来,很风格化。“新现实主义”流派的艺术特征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得十分的鲜明:1、表现小人物的命运;2、没有名演员,基本是街头平民扮演着自己的生活;3、压抑而内在的社会矛盾冲突;4、真实的社会事件。这几条它全具备。
直面人生,直面社会。所以这部影片拍得很真诚。用大陆的说法,它够得上是一部“三贴近”的作品了。除了题材的选取和挖掘之外,在艺术表现上它的特点也很鲜明。例如,“水鬼”带着女儿在台北得到同乡的“立法委员”支持后,画面出现的是他骑着摩托在飞驶,而音乐则是口哨加上轻松的钢琴声。恰到好处的把此刻人物的心情展示得淋漓尽至。再例如,他四处求告时,在“立法院”门口遇到的冷漠的电视台记者,和他以“跳桥”相威胁遇到的追求剌激性新闻的电视台记者等等这类社会小细节,抓得都很到位。影片其实只有三个演员,没有明显的对立面人物,却把压抑的社会问题、僵化板结的社会矛盾、官僚的社会体制抨击得十分深刻。小人物的无助和生活的艰难,在不经意儿间被创作者表现在无以复加。足见编导的对题材的开拓之深。
它获得金马奖的最隹剧情片,并不令人意外。
相比较之下,我们已经绝少拍摄这种风格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