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技术还是艺术
(2009-10-12 05:31:15)
标签:
创作杂谈影视创作侃电影娱乐文化休闲校园杂谈 |
分类: 文化乱谭 |
影视作品
技术还是艺术
这是在“影视创意聊吧群”里的一段对话。因为觉得这段对话很有意思,便把它贴出来,以供感兴趣的博友们参考。
开始,这议题是由“电影到底应当强调它的技术性还是应当强调它的艺术性”开始的。议题由韩先生发起。因为尚在进行中,所以讨论是否能深入得下去,能够讨论出个什么结果,均不得而知。不过,就起初的一些观点即已经初见端倪,证明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两段讨论摘发如下:
韩先生的观点:
1、影视作品太过于艺术性就会脱离故事的真实性。
2、影视作品对创作者来说,要把艺术层面当作技术处理。这是一种态度。艺术是仰望者的追求,技术是俯视者的耕作。
3、艺术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象实物。首先要设想艺术是有基点的,比如“孔雀舞”是由孔雀作为基点的,由孔雀的“美”来作为演练。而这演练习的过程是技术处理过程。
4、艺术产品就是要打破完整的美好影像。或者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残缺的美。
5、……
对一些初学写作的人,常常用修词来美化一篇文章。而一些大家写文章却如说话般行云流水。从这点可以看出,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喜欢去走学院派的路子?为什么总习惯抱着“艺术”这条路一生走到黑?今天我之所以抛出此话。我想,明白的人会更加明白,不明白的人永远不明白。
我的看法:
1、造作的东西并不是艺术。我们常说大俗造成大雅,就是说越是真实的东西本身便非常有艺术性。例如中国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五十年代初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2、艺术本身是分流派的。因此艺术这个东西不能空泛地说。你说的“艺术性”我不知道是指哪方面。比如费里尼的《八又二之一》,就是属于现代派的东西。当然它是小众艺术了,并不是大众能够欣赏的。
3、电影艺术本身是具像的。你说的“艺术是有基点的”,我理解就是艺术的来源问题。即它必须是来源于生活本身。那些胡编乱造的东西,既是脱离生活的,也不能说它们是艺术的。因此,不能因为一堆烂片而坏了艺术本身的名声。
4、应当承认,电影艺术无论从哪个行当来说,都是有技巧性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指熟炼的掌握了它的技巧。然而,技巧性与艺术性还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不过应当强调电影的ABC,这是常识性的东西。缺乏基本常识,其实也就不会有所谓的技巧。
5、中国电影界里的成分也十分的复杂。一,不排除一些学院派这些年的迷失,他们完全成了西方一些所谓“理论”的俘虏,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依仗自己懂点英文便只以贩卖西方的“理论”为生,充当“权威”;二,这些年混入电影界来玩的人非常多。搭个草台班子,组成一个公司,便四处开始忽悠钱,忽悠来了就粗制滥造拍一部;3、浮燥的心态迷漫整个中国的各个行业,电影也不例外。造成思想认识混乱至极。总之,最为成问题的是,中国电影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却根本没有形成过自己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