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国春秋:羽衣霓裳[2]

(2009-09-25 05:50:08)
标签:

建国六十年

回忆

杂谈

校园

文化

分类: 文化乱谭

家国春秋

羽衣舞霓裳[2]

到二弟家串门,我就说他们家乱,衣服扔得到处都是。找啥也找不着,眼看天要凉了,弟媳妇说得买几件毛衣去。二弟说买啥呀?你的毛衣差不多能有二百件了还买?弟媳妇说:造谣,我哪有?二弟说:数!于是他们夫妻俩便把毛衣从柜子里拽出来数开了。数到一百件的时候弟媳妇掉头就跑:不数了不数了。其实这种情况在我家也发生过。有一次丫头跟我念秧,说她没裤子穿了,要买一件。我说你还买?光牛仔裤就有三十条。她说:没有!我就较上真了,给她数,结果一口气数到二十条她也不干了。

如今这衣服多的到了没衣服穿的程度。怪不?

可当年不是这样。1964年我下乡搞四清跟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衣服就破得特别快。一年后回到单位我忽然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了。马上要到鞍钢去深入生活,也不能穿着破了洞的衣服去呀。单位便从工会为我申请来15尺补困难职工的布票,紧急上街买了一身卡其布的蓝制服。这才打扮得像个样子了。直到1970年冬天,我穿的还是妈妈一针一线缝的中式小棉袄。爸爸在延安大生产时期织的一件毛背心,一直跟到我1965年破得实在是不能再穿了才让扔掉。

这衣服变化得也太快了,到八十年代初好多衣服便不再要布票。什么晴伦、涤伦、混纺,花样翻新的往外冒。不过,穿来穿去还是棉布的穿在身上舒服。所以这二年坊间也便有了一套顺口溜:“穷穿貂皮富穿棉,老板穿休闲”。呵呵。不过,让我接受不了的是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们咋就不好好穿衣裳,偏偏要穿破的呢?好好的牛仔裤,非要在膝盖或屁股那里剜一个洞,有的还贴上一块补钉。露肚脐眼的,就露吧,露屁股是啥意思?这让我想起了矛盾先生写的《子夜》。老先生刚到大上海,坐在黄包车上看到满街的女人穿露出大腿的旗袍,竟然气得昏了过去。我不会昏过去。穿啥,这是个人爱好,只要不光着屁股,谁管呢?谁管,谁就会挨呛。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北京的街头发生过这样一幕:一位摩登女郎穿着超短超短的牛仔裤衩和超短超短的小背心上在长安街上招摇。那衣服太短了,酷似“比基尼”。于是有位警察叔叔上前敬了个礼:公民,请回家把衣服穿上。不料那位女郎勃然大怒:啊,我这不穿着呢吗?我怎么的了,该遮的地方不都遮着呢吗?!小警察到闹个下不来台。

变了。国变了,家变了,人也变了。

看看衣柜里挂着的衣服,不知道该穿什么。我跟老件说:只要两年没穿过的,一个字儿:扔。

于是,我们各自清理自己的柜子。看哪件都舍不得。我是从来也不穿西服的,可是居然有两套,都是为出国装样子买的。其实在国外也只穿了一天,总共穿了不到两小时,还是因为出席人家举办的元旦年会。回国后,我就把它挂在那里招灰不再穿了。要扔,还真舍不得。我拿出来,老伴就放回去。反反复复几次,得,还得让它占地方留着。这种大清理,三十年间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次。一开始还可以拿旧衣服换真鸡蛋、换假丝棉。后来就是送人,再后来就是直接扔垃圾箱了。

    我想明白了。以后就让商店当我们的衣柜吧,家里越清爽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