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休闲[4]:我的印章
(2009-08-16 05:14:54)
标签:
我这六十年休闲文化随笔 |
分类: 电影世界 |
六十年休闲[4]
我的印章
我玩金石挺历史的,五十多年了。
这金石说的是刻制印章。小的时候在老家看戏,见黑脸老包手托黄布包着的大印迈着方步出场,十分的威风。所以跟小伙伴们玩演大戏的时候,就照葫芦画瓢的也托个用黄纸包着的方砖当大印。后来上了学,看着老师在我的操行册上盖章,就特别想自己也有一颗真正的印章。可小屁孩一个,大人是绝不会掏钱为我刻章的,怎么办呢?那就攒钱吧。妈妈让我去买菜,我从中克扣一分两分的,这应当算贪污。嘿嘿,原始资本积累嘛。就这么的,攒够了两块钱。到刻章门市部去,我喜欢石头,可太贵,只有去挑有机玻璃的章料,又要了一个装印的小盒,一下子就把我辛辛苦苦积攒的钱花得净光。可是至此我有大印了,心里那个美呀,因为跟我一般大的淘小子们谁也没有。这件事,我一直保守着秘密,父母都已经去世了我也没有泄密。可是自从拥有了这大印之后,却一直没有机会用,心里颇为不爽。那个时候是1956年,我14岁。直到1964年,这块印章才第一次盖在领工资的折上。单位的同志都奇怪的看我,因为谁领工资也没盖印,只是签个字而已。这又让我郁闷不已。
后来,从休闲杂志上看到藏书的人都刻有书章。于是,我在长春的伪皇宫小卖部挑了块一寸见方的石料,回来后认认真真的雕了一枚阴刻的藏书章,十分得意。如今还时时拿出来把玩一番。朋友也有雅兴,知道我偶玩金石,便送我一块木变石的章料,十分精致,料钮上有一只雕得很活泼的狮子。对付这块印料颇费了我一番心思。先是为我自己刻了名章,后来孩子喜欢,便磨掉重刻送给了她。1993年,由于单位开不出工资来,我只好出去打工。打工的结果成为一个部门的小头头,于是又刻了一枚红色塑料的印章。它的使用频率极高,曾经批出去过几十万的周转资金。因为有些表格属于签字,而表格又小,不得不再刻一枚扁章。不过后来印章的使用越来越少,社会的风水流转,人们又迷信上按手印了。不管是签合同还是收发、借条,都按,颇有一种当杨白劳的感觉。
最后一块石料,是我的外甥去年出差给我弄来的,田黄玉的。我还还没琢磨怎么刻它。
数了数,各种印章九块。
前天,我把自己收藏的湖南女书字幅展开,在适当的地方郑重地盖上了一枚收藏印。女书,是湖南独有的一种文字,频临绝传。湖南的一位书法界的朋友会写会认,便为我写了一幅三尺条屏。盖上收藏章后,看着颇为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