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罪恶的硬壳___看<我想成为贝壳>

标签:
侃电影娱乐艺术文化休闲校园随笔 |
分类: 电影世界 |
包裹罪过的硬壳
我看《我想成为贝壳》
看这部影片对于中国人来说,心情相当复杂。
它描写一个叫清水的残疾人因为生理缺陷,处处受人岐视,到战争后期他竟也被征召入伍。在一次美军大空袭中,日军击落了一架美军战机,飞行员跳伞。清水所在的大队将美军飞行员捉住后,大队长命令清水剌死他。战争结束后,清水被当做战犯关押进巢鸭监狱。无论怎么争取和说明,他都被盟军定为死刑犯。大队长矢野临死前“英勇”的承担了一切罪行,请求释放其他人。然而盟军依然决定把相关人员全部绞死,清水自然也在其列。他的妻子冒着风雪和人们的不理解为他征求刀下留人的签名,虽然得到了200人的支持,清水还是被推上了绞刑架。临死,他说自己不想再转世为人,而只想做一只深海里的贝壳,因为它有坚硬的盔甲可以保护自己。
这是反战片吗?不是。
我看这部片子,感到震撼的是这群战争罪犯的嚣张。请注意,它是以清水这个二等士兵为主角的,他的罪行按影片展示的又都是执行“上司”的命令造成的,把他定为“战争犯”本身,就直指东京战犯审判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不但故事设置上故意如此,而且在台词中更明确的宣称东京审判是不合法的。矢野在绞刑架前严辞斥责盟军轰炸日本城市的“滔天罪行”,说这才是真正的战争罪;逼迫士兵残杀战俘的小队长竟然还嚣张的给美国总统上书,说自己无罪;清水也上诉,签名的日本老百姓居然也说他无罪。这一切,都让我透过它的表面现象深深的感受到影片创作者真实的目的不在清水是否有罪,而于日本是否有战争罪。它们用清水这个非典型性个例,制造出了一个坚硬的外壳,以包裹他们的战争罪行。
日本死不承认战争罪行,只是“遗憾”,只是说“麻烦”,求救的就是这种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