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尹宪
肖尹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01
  • 关注人气:3,0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拆信狂的变态生活

(2009-07-24 03:22:33)
标签:

侃电影

娱乐

艺术

文化

校园

探讨

随笔

休闲

分类: 电影世界

拆信狂的变态生活

我看《邮差》

拆信狂的变态生活

 

禁片。

故事发生在北京的一个冬天。小豆是一个沉默内向的青年,和他的姐浙姐住在一起。他的工作是负责收发幸福小区内居民的信件。在百无聊赖中,他开始把信件偷偷带回家拆开看。渐渐地他不满足于只是偷窥,而是开始干税预别人的生活。他写匿名信,冒名写假信,甚近至闯入别人家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以为可以改变别人的生活,然而,最后他发现他只是改变了自己。

这部片被禁了。

应该说,影片刻划了一个小人物从心理变态到走上犯罪道路的历程,而且十分细腻。然而很可惜,它没有表现他的犯罪产生的恶劣社会效果,其实在影片中它是有许多节点可以很巧妙的表现这一点的。正因为他没有表现,所以便产生了同情他的相反的社会效果。他侵犯的是别人的稳私,干预的是别人的私生活。因此,他不是百无聊赖,而是犯罪。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已经脱出不好不坏,亦好亦坏芸芸众生的中间人物的范畴。

       如果以艺术作品可以反映一种生存状态为由而模糊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不够的。艺术作品还需要展示这种生存状态吗?艺术作品的价值并不是展示什么,而是揭示它的内含。这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最根本的差别。忘记这个差别,那么这样的艺术亦便不成为其艺术了。

       一家之言,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