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2009-06-10 07:07:40)
标签:

休闲

旅游

随笔

分类: 文化乱谭

巴山渝水纵情记[15]

大足一步跨千年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早就听说过大足石刻,这是我此行必去的地方。

从朝天门一出发,导游小夏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重庆,说重庆有几怪:轻轨半空钻楼过,老太爬楼比猴快,时光隧道两江会,。

车刚出城区向西行的时候气候就变了。漫天的乌云翻滚。出门时满车的人没有一个穿长袖衣服的,想的都是夏天了天还能冷到哪儿去?结果一个个都冻得咝咝啦啦的抱着肩头,全都呼叫让开车的师傅把空调关掉。到了大足之后,匆匆扒拉了两口饭,我立码跑到商店里买塑料雨衣。塑料雨衣最大的好处是挡风御寒。待我把它穿到身上了,绝对没有想到一个小时后会派上更大的用场:防雨。因为冷,同车的其他女游客都买了披肩。披肩好看,但是不防雨,男游客则为了表现坚强什么也没有买。结果雨下起来他们便全都倒了大霉,躲在石窟里不敢出来。我就自由自在了,依旧悠然自得地在大佛湾里徜徉,欣赏着那精美的石刻艺术。所以,这里说一句提醒的话:到南方旅游,伞或雨衣是必备品,热了防晒,下雨可以防水。

大足石刻分在几处,我主要看的是宝顶山。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这里的石刻集中在一个U型的山沟里,称为大佛湾,是由一位名叫赵智凤的和尚带头雕刻的,历时七十年。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圣寿寺”。大足石刻于198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自敦煌莫高窟之后第二个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它得益于“天、地、人”的合一。这在其他石窟艺术中是仅见的。石刻绕着一座山沟几乎整整一圈,有天神的慈悲,有地煞的凶狠,还有人间的温馨。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它把民间的劳作诸如养牛、喂鸡、种地……,农耕社会的生活形态都有石刻形象出现,而且形象十分逼真。它堪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样相得益彰,不过它表现的是南宋的社会生活,而且是石刻。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没有人能够查得清每尊石像的具体作者了。

诚如一个伟大的作家说的那样:请记住我的作品,而忘记我。站在这伟大的艺术面前,灵魂都会得到净化。雕刻它们的石匠们,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大师,然而却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我们的确记住了他们的作品。这作品,将流传万世。与先人相比,我们在追求什么?

     雨,浇落下来,清涮着一切世间的灰尘。

巴山渝水纵情记[15]:大足一步跨千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