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攻克北京

(2009-05-05 05:00:46)
标签:

文化

艺术

校园

探讨

艺术经济新秩序

杂谈

分类: 文化乱谭

赵本山攻克北京

赵本山攻克北京

波波说:刘老根大舞台进军北京有三大惊人的暗示。

不管他说得是否属实,当今的赵本山都已经非昔日可比。有一点不承认不行,赵本山借着他的名人效应,愣是把二人转做成了全国闻名的文化产业。三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听着艺人们哭诉什么什么某剧没人看了、某剧后继无人了、某剧要死了等等等等。照理说,那没人了和要死了的某些剧种并不乏明星大腕,怎么就没有把自己的剧种做成如同赵本山这样的文化产业呢?看来,真正应当反思的,不是赵本山的二人转俗与不俗,而是文化产业究竟应当如何做。

赵本山还是值得佩服的。

不佩服行吗?早在二十年前二人转也只能在东北“这疙瘩”的炕头地沟里嚎几嗓子,可二十年后你瞧瞧,全国有几个人不知道二人转的?这一切真的得益于赵本山跟头把式的奋斗。是他把二人转推向了全国。他很懂得利用央视这个全国最大的媒体,而且还不卑不亢的利用。他不光自己蹦哒,还带出了一个拥有小沈阳、放驴小子等等人才的一支团队。为了把二人转的快乐推向全国,他几乎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和新媒体,但是他绝不靠制造蜚闻。他自己富了,也把徒弟们都带富了。这就是赵本山。他现在不只是二人转的代表性符号,而且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如何兴旺发达的一个标本。他对中国当代娱乐文化的冲击和贡献,一时之间真的尚无人可敌。

研究他,而不攻击他,这才是我们那些自称“国粹”、“高雅”、“清高”的艺术同行们最应当做的。

下面是波波关于赵本山的大舞台进京的三大惊人揭示:

 

自打09春晚捧红小沈阳之后,赵本山明显加速了对二人转的历练和定位,二人转不仅仅属于东北文化,更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此次刘老根大舞台进京落脚,我们可以悟出三大惊人的暗示,客观上也说明赵本山这个人极有心机城府,可谓老谋深算。

其一、赵本山擅于利用人际关系和交际手段,趁热打铁力捧爱徒及二人转。小沈阳的一炮走红,似乎使赵本山看到了二人转的巨大希望,赵家班的“智囊团”也迅速谋定策划了一系列二人转演出计划。小沈阳更是马不停蹄连轴转,商演不断,还出歌,接拍广告,与张艺谋攀亲热,争当“谋男郎”... ...刘老根大舞台进京,赵本山更是请来了众多明星大腕,就连央视名嘴也请来了。赵本山深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着还有精力,还有时间,多拉拢一下“皇亲勋贵”来辅助二人转还是有莫大的益处的。

其二、赵本山很睿智,有一套“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赵本山混了几十年,肯定明白这个道理:北京是什么地方?那是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纳!文化底蕴深,人的素质夜高,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进驻就要一炮打响赵家班,在北京能站住脚,绝对不能撤出来。若不行撤出来了,不但是赵家班的失败,更是东北二人转的失败,更是赵本山本人的人生与艺术追求的失败!因此,赵本山采取了对北京“围而不打”的战略,分别在天津,沈阳等北京城外围设立大舞台,秣马厉兵,等爱徒们表演成熟,改编完毕,观众接纳,再昂首挺进京城,作为他人生与艺术追求的航空母舰,驶向世界的舞台!

其三、赵本山想为自己的人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要说名与利,赵本山早已经不在乎了,他更在乎的是二人转的未来出路。赵本山身体力行之时,二人转可以很风光,但若赵本山哪一天退出了或者风烛残年了,二人转何去何从?因此,赵本山想在有生之年尽量将二人转做出成绩,作为自己人生的鼎盛之作,也算是对自己,对二人转这种艺术文化有一个满意的交代。如今,刘老根大舞台很风光的进驻京城了,赵本山现场表示自己今天非常激动,“这是我的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这句话里面却隐藏着沉甸甸的难言之情......

别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好做难做都得做。赵本山这辈子,也够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