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感[2]

(2009-04-22 06:19:24)
标签:

文化

探讨

校园

教育

随笔

分类: 文化乱谭

杂感[2]

关于孔子,争得越来越凶。

我曾经发过一番感慨:凡是社会要大变革的时候,都批孔;凡是社会需要稳定的时候,都尊孔。回忆一下中国的两千来的文化史,确实就是如此过来的。

孔子处在“乐崩礼坏”的春秋。那时正是奴隶制度面临瓦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所以孔子四处推销自己的学说却无人理睬,那时他就像“丧家犬”一样不得志。直到汉王朝建立社会需要安定时,才出来个董仲舒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思想才第一次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占据一个突出的位置。以后,各朝各代在更替之后只要逐渐站稳了脚跟,就都把孔子捧上至尊的地位顶礼膜拜;而凡是中国的政局出现动荡,孔子就“倒霉”。直到“五四”时期他到了一个大霉,成了被打倒的“孔家店”。“文革”大动荡时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我们正处在强调改革才是唯一出路的大变革和强调稳压倒一切的时代,可以说矛盾交织。所以,就出现了对于孔子的两种针锋相对的争论。于丹属于乘风而上,把孔子当成了抹嘴的口红的一类;当然也有人认为孔学是压制中国人进取创新的挡路石。矛盾的观点本身就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所处的现状。

孔子的思想,终究不是现代的。

但是孔子的学说毕竟已经对我们的文化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浸淫,很难一下子摆脱掉。所以,争论还会不可避免的进行下去。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大慨才是唯一的出路,这叫批判的继承。

其实,孔学不是中国文化唯一的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