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铁血精神叫魂__看<我的团长我的团>
标签:
侃电影娱乐艺术文化校园随笔爱国 |
分类: 电影世界 |
为铁血精神叫魂
看《我的团长我的团》
四十三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还在播映中便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竟管这部片子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它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却是许多电视剧无法比拟的。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共鸣,是因为它昭彰出来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铁血魂。知道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世界是唯一的五千多年文明保存至今的因由吗?那就是这部电视剧所发掘出来的铁血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在血雨腥风中、在泰山压顶中、在惊涛骇浪中、在弹尽粮绝中,依旧巍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王地灵先生就此也写了一篇博文,特转贴过来,共赏:
我十分佩服编剧兰小龙的厚重的历史感受。
尤其是龙文章在接受军法审判时的一段话,那些饱含着中国耻辱的无数的地名,那些让人向往的但又落入敌寇铁骑下的中国各个地方的美好风情,龙“伪团长”不停地说了三十分钟。虞师座、副师长和军部主任的心被触动。那是中国国家和中国军人自1931年9.18事变以来的耻辱史的浓厚表达啊!
这种历史感的表达,这种纯真的历史感的表达,是应当的但又是宝贵而少见的。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不忘远征军,不忘铁血精神!
武器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铁血精神,没有冲锋精神,没有临阵不退的勇气,这支军队会是一支什么样的让人鄙视的军队啊!
还有孟烦了“观察”到的:“到处流浪的学生队伍”,“他们似乎把图书馆和学校都背在肩膀上游走着中国”。这样真实的宏大的历史场景,在诗人穆旦(查良铮)的著名的“游走三千里河山”一诗中有深刻、丰富和让人流泪的体现。
穆旦的诗,可以看作那个中华民族大觉醒时代的精神写照,这同兰晓龙、康洪雷们可以相互观照。
青年人,妇人们,人们喜欢“团长”,是精神上追求回归和提升的表达!
“团长”表现出来的中国、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的历史感情是真挚而让人感动的。“十万学生十万军”,各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才有抗战中民族的胜利,虽然这种胜利很快被自我颠覆。但即使这样,忘记这样曾经的历史,忘记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流血和牺牲,忘记他们的痛苦和无奈,挣扎和奋斗,而任由这样丰富的、多层次的触动人民心灵的历史自然地流逝,真的是“仰则有愧于上苍之天,俯则有怍于前后之人”,更亏待了我们自己和现在。
让那些本来佑我河岳的英灵,不要再成为游魂野鬼而不去追念他们、祭祀他们。我们的民族必然要成为一个有历史感民族,有精神的丰富的民族,就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游魂野鬼:那飘零的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让事情成为它本来应该成为的样子,“团长”这样说!
让“团长”的精神,激动祖国的青年近卫军的意志吧!
如果看今天,我国的产业链条正被国际资本冲得七零八落,国家的战略能力空前下降。一个经济上发展的中国,实际上不过成为国际资本挤奶的工具。失去了建设强大本土产业的战略意志,失去了自我发展和积累真正科技和产业实力的国家冲动,任由中国的大好市场被当年的敌手们所占据,同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何异?在这个情况下自我吹嘘“崛起”,只怕再发生大溃败的时候,还不知道失败的原点在哪里呢!
希望让“团长”也能激动祖国的产业近卫军的意志!

加载中…